养成时刻准备打仗的习惯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曾振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07-17 09:09:56

●集中精力谋备战打仗,彻底消除与备战打仗无关的“干扰源”,逐步回归中心、回归战位、回归本真,凝神聚力抓好备战、搞好训练

1942年2月,粟裕率部南下苏中白马庙,筹建渡江战役指挥所。到达预定地域已是深夜,他当即要求将地图挂上墙。有同志好心劝他先休息,却被断然拒绝:“再晚也要把地图挂起来。”当晚,粟裕就在地图前思考筹划起来。即使是和平时期,他依然保持着时刻准备打仗的好习惯,每晚就寝前都会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能随手摸到。甚至在生命垂危之际,靠别人帮助穿衣服,他仍要按照军人要求,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地扎进裤腰。

粟裕大将时刻准备打仗的故事广为人知,成为激励我们谋战思训、练兵备战的红色基因。金一南教授评价,粟裕是一个永不退役的老兵,一辈子在等待、在准备硝烟来临。除了备战,他别无所虑;除了胜利,他别无所求。军人生来为打仗,能打仗、打胜仗是军人的立身之本、看家本领。我们应该传承好老一代革命先辈谋打仗、钻打仗的光荣传统,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在大脑中烙下“战争就要打响”的危机意识,在内心深处立起“首战用我”的责任担当,在行动上展现出“战争等不起”的厉兵秣马状态,自觉以谋战思训的事业追求、精神状态和创新实践,展示新时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新气象新作为。

悠悠万事,备战为大;虚备假备,祸国殃民。晚清时期,大批有识之士开新图强,“师夷长技以制夷”,当时的“北洋水师”单从船坚炮利方面讲,不输于日本,甚至某些方面还强过日本,却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总结失败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清军信奉“武器决定论”,缺乏“战争就要打响的危机感”是重要一条。他们军纪废弛,训练图热闹,玩假把式,缺乏战争就要打响的紧迫感,更缺少为国亮剑、生死对决的决心毅力。时下,根除和平积弊仍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今年全军开训动员大会上,习主席发布训令,要求强化练兵备战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作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抓出成效。贯彻落实习主席训令,就要始终聚焦练兵备战,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战斗力建设的刀刃上,以“战争就要打响”的强烈危机感,刻苦锤炼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新时代肩负新使命的革命军人,决不能像过去有段时间一些人那样,沉睡在“和平梦”里,整天想着车子房子、过太平日子,而应当多从难处着想、坏处准备,有备无患、遇事不慌,不断让备战打仗的意识得到强化和升华。安不忘危,心怀忧患,才能久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保持“心里时刻装着敌情、眼里时刻盯着对手、脑里时刻想着打仗”的备战状态,不务虚功,真训实练,高度戒备,做好随时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充分准备。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谋打仗的心要非常专一和笃定,不能预留空子,让侥幸和懈怠有机可乘,甚至敞开怀抱等待舒适和安逸来钻;更不能口是心非“两张皮”,搞说做脱节那一套。必须集中精力谋备战打仗,彻底消除与备战打仗无关的“干扰源”,逐步回归中心、回归战位、回归本真,凝神聚力抓好备战、搞好训练。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思谋打仗不是口号,需要每名官兵一心一意投身备战打仗,攥指成拳向“和平病”开刀,停“空转”、压“虚耗”,挤“水分”、去“累赘”,甩“包袱”、强“筋骨”,持续营造出思谋打仗的良好环境,让部队上下形成谋战思训的高度自觉,让练兵备战成为工作常态,让钻研打仗的人尝到甜头、感到有奔头。

部队练兵备战实践是官兵成长成才的基本平台,优秀人才必须在实践中磨砺检验,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成长。要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洞悉战争规律,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先“转战斗于生活,化战场于训练”,再“寓生活于战斗,寓训练于战场”。要始终坚持打仗标准,投身火热的练兵实践,立足现有,高于当前,钻研战法,苦练技能,磨砺心志,把必备的素质练精、练强、练过硬,努力提升决战决胜的真本领、硬功夫。(曾振 作者单位:中部战区陆军某预备役高炮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