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海陆交汇地起航——当上合峰会走近青岛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新兵 刘宝森 等 责任编辑:汤传飞 2018-05-09 19:45:17

5月7日,在“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龙门塔吊往“青岛号”中亚国际班列上装载货物。李紫恒 摄

5月的青岛,海鸟翔集、船舶游弋,沿岸港口繁忙有序、货畅其流……

千百年来,来自大洋的货船伴着海洋季风在这里靠岸停泊,产自亚欧大陆的商品沿着古丝绸之路运到这里装船出海。天然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形成的通道,让环胶州湾生长的青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融之地。

这个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将首次聚首青岛,世界为之瞩目。“丝路精神”与“上海精神”将在这座城交织共鸣、和合共生,见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黄海之滨写下浓重一笔。

“通商梦”潮起胶州湾

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城市众多,但翻看世界地图,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一路向东,再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向北,出现在胶州湾的“青岛”,是无法忽视的交汇地。

青岛下辖的胶州市坐守胶州湾西北岸。一千多年前,这里是商贾云集的“密州板桥镇”。史料记载,公元623年,唐朝在此设板桥镇。到了宋朝,职能类似于现代海关的市舶司也设在这里,板桥镇成为与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并列的北宋5大通商口岸。

宋代李焘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板桥市舶之法,使他日就绪,则海外之物积于府库者,必倍于明杭二州。”

在胶州市规划展览馆,工作人员用声、光、电技术还原出板桥镇历史风貌。长长的幕布上,河海相通,桨声灯影,百货云集,千帆竞发,繁荣景象堪比《清明上河图》。

“载满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货物的船队从板桥镇出发,经长山列岛、辽东半岛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亚、南亚的海外物资也在此中转。”青岛市城乡规划展示中心副主任王可介绍,青岛从古代就是海陆联通的重要枢纽。

“它既是未来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的终点站,也是从海路进入华东、华北地区的唯一天然入口”。首提“丝绸之路”概念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00多年前在其所著的《山东及其门户胶州》一书中,这样描述青岛独特的区位优势。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承载板桥镇与市舶司千年历史的青岛,随后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

2014年,依托胶州的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我国沿海首个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启动,以统筹海、铁、陆、空等运输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2015年,青岛又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龙头城市,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打造便捷“出海口”和“入海口”,并为实施全国通关一体化积累经验。

如今,从高空俯视青岛,自沿海港口码头到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深入亚欧大陆腹地的海铁联运线路宛如钢铁巨龙,格外醒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