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朴素的信,替我们致敬维护和平的中国军队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邢戎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6-04 22:57:48

“我愿将世上所有的颂赞和感激送给你们,像密如织线的细雨、像姹紫嫣红的鲜花、像馥郁芬芳的香味。无论什么语言、无论什么文字、无论怎么展现它们的涵义,在你们为我所做的崇高和伟大的一切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前几天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展示了一封来自黎巴嫩的信。简朴的信纸上镂空出几个爱心,并以粉色涂抹,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写信的人叫穆罕默德,是一位叙利亚难民,不久前严重受伤的他,经过中国维和军医热心细致的救助逐渐康复。治疗结束后,他郑重地从口袋里拿出这封信,交给医院的语言助理,要求翻译给在场的医生和护士听。

对于类似的暖心故事,许多人并不陌生。在联合国南苏丹1号难民营,当地儿童赠送给中国维和官兵一把小竹枪;在刚果(金),一名叫弗兰克·约翰的小朋友画了一幅画:一名穿着迷彩服的中国维和军人拿着望远镜远眺,旁边是一对飞翔的和平鸽;在黎巴嫩,当地民众送给中国赴黎维和部队一个亲切的称呼——“最可爱的东方朋友”......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宗教战争和种族冲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泛滥不绝,战火离乱成为生活的常态。

今年2月份,“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展览在联合国举行,不少观众都在同一幅图片前停下了脚步:画面中,一群大大小小的动物围成一圈,从一处水池中饮水,图片右下角,一名戴着蓝盔的中国维和士兵正在水车旁操作。

这是发生在苏丹达尔富尔的一幕。据介绍,当地水源稀缺,在中国维和给水部队打井的工地上,经常有孩子们眼巴巴地守望着。打出水后,还没有沉淀泥沙,孩子们就趴在水坑旁贪婪地喝着混着泥浆的水。

此情此景,每每让中国军人们心痛。我们从苦难和压迫中走来,愈发知道和平的可贵。对于饱受战乱和遭受贫困蹂躏的世界人民,中国从不吝啬给予帮助。一位维和战士在日记里写道,“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维和,请告诉他,因为我们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底线”。

“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在每一个渴望和平的地方,“中国蓝盔”让和平如期抵达,他们如同地球医生,在武装冲突频发的危险地带,监督停火、隔离冲突、保护平民,为流血的世界包扎止血。

迄今,中国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近4万人次,参与维和任务区道路修建工程1.8万余公里,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1.1万余枚,接诊病人20万余人次。

数十年风雨磨砺,无数次部队轮换,提升的是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不变的是中国军队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中国维和部队高标准完成维和任务,创造的“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和“中国标准”在一些维和任务区得到提倡和推广。中国军队在刚果(金)、马里、南苏丹、利比里亚、黎巴嫩等任务区树立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爱民助民的良好形象,受到相关国家政府和民众的称赞。

暴力和贫困不该是这个蓝色星球本来的样子,也不该是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该有的样子。如果总有人要做出些牺牲,我们有什么理由让别人走在前面?如果能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作出一点贡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走在前面?

中国无战事,但世界并不太平;军人有牺牲,而维和官兵在最前线。迄今,已有杜照宇、申亮亮、李磊、杨树朋等13名中国维和官兵牺牲在维和一线,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铿锵誓言。

世界人民不会忘记,有一群带着蓝色贝雷帽的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危险、贫困的角落,将和平、安全和希望播种在神奇而广袤的大地上。

人类的命运是休戚与共的,没有人能独自应对世界上的挑战。面对世界上不稳定不安宁的因素,我们仍然愿意相信爱与和平的力量,仍然愿意相信耕耘与奉献的意义,仍然相信播种希望的种子能收获更美好的未来,更和平的家园。

“为你,千千万万遍。”让我们致敬为此负重前行、最可爱的人。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