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名战士的生命,一场八天八夜的惊心救援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孟晓锋 刘会宾 周远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9-22 22:45:57

于钦活病情现在已经平稳,但是长期卧床和器官衰竭导致其肌肉萎缩,下一步将进行康复性训练,这对他来讲同样是巨大的挑战。张梦乔摄

大家齐心协力救治于钦活。

大家齐心协力救治于钦活

这一次,出生入死我们一起闯——

一位战友病倒,全军顶级医疗专家接连赶来

“不怕绝望,总有几双肩膀。始终不离不弃有难同当……”夜深人静时,赵亮总是喜欢打开音乐软件,反复听《热血尖兵》电视剧的片尾曲《战友》,救治战友的一幕幕场景不禁浮现在眼前。

7月24日上午,列兵于钦活在训练中突然出现中暑症状,现场军医诊断为热射病,被火速送往邢台市第三医院。而后,于钦活病情迅速恶化:意识昏迷,高烧42℃,还伴有尿血症状。

热射病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24小时内死亡率极高。

“怎么办?”旅保障部卫生主任赵亮第一次遇到这样严重的情况,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赵亮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很快,他拨通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电话,请求支援。随即,赵亮想到自己之前参加过一次热射病防治培训班,听过解放军总医院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宋青主任的授课,并记下了她的联系方式。赵亮当即决定:给宋主任打电话!

15时10分,电话接通了。赵亮简单说明情况后,宋青回复:“快降温!我现在有手术过不去,我马上联系医院其他专家过去,我随后就到。”

15时15分,宋青与邢台市第三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确定了初步救治方案;18时30分,驻邯郸某军队医院神经内科项德坤主任、心内科孔令恩主任赶到;19时40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侯生云主任赶到;23时10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ICU朱世宏主任赶到……

赵亮坦陈,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军医,因为一名列兵训练得病打了几个电话,能惊动这么多专家。专家们来不及歇息片刻,立即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很多细节仍刻印在赵亮的脑海中。

赵亮忘不了专家们的急切心情。朱世宏在电话中了解情况后,对赵亮说:“你现在尽快编辑一条紧急求援短信发给我,这样补假最快!”7月25日,宋青赶来参与救治,直到于钦活病情稳定,她准备离开医院时,才想起来没有正式请假。

赵亮忘不了专家们的艰难抉择。在邢台市第三医院,专家们会诊后认为,于钦活的病情还会进一步恶化,这里不具备治疗条件,应该尽早转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但是,于钦活多器官受损,生命体征微弱,转院面临巨大风险,谁也确保不了万无一失,而且转院后救治成功率也只有20%左右。这时,大家把目光聚向了朱世宏。

“转!”稍做思考后,朱世宏最终有力地说出了这样一个字。这也意味着,他顶起了担责任的风险。7月25日凌晨2点,于钦活被转移到救护车上,就在此时,一丝血从于钦活的嘴角溢出——出血症状开始了,远比大家预想的还要早!转回病房还是继续转院?

在邢台凌晨寂静的夜晚,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朱世宏。朱主任沉默片刻,嘶吼着说:“走!快!”

赵亮忘不了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7月25日早上,朱世宏仅休息了1个多小时,就又赶到病房观察病情;重症监护病房主任王天轶正在休假,得知于钦活病情后,立即退掉去新疆旅游的机票从北京返回;于钦活撤掉呼吸机那一天,宋青、朱世宏又专程赶来全程指导,午饭都是在病房吃的。

采访后,记者再听《战友》这首歌,感触更深:多少次,出生入死我们一起闯;注定了,这辈子都不会忘;战友啊,心里永远有个家……

这一次,“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不仅仅是歌词——

5天时间,近400名官兵踊跃献血近12万毫升

重症监护室里,于钦活病情还在恶化,后期治疗需要大量血浆置换和血液渗透治疗,血库现存量难以满足需求。

7月26日,于钦活所在旅官兵从训练场归来。看到采血车开来,官兵们来不及洗把脸、换件衣服,都争着来献血。护士在进行皮肤消毒时,需要先擦掉官兵们胳膊上的泥。旅领导带头挽起袖子,献血400毫升。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午饭时间到了,一首《战友之歌》响彻营区。望着等待献血的官兵,于钦活所在连指导员孙欣眼圈发红,感慨地说:“患难见真情。原本以为和平年代战友情谊淡了,没想到关键时刻大家都来了。其实,无论战时还是平时,战友情一直都在,会在关键时刻迸发。”

一名叫张静的女兵,身体比较瘦弱血管特别细,护士第一次穿刺没有成功,看着她疼痛的表情,大家都劝她不要献了。张静坚持地说:“这是在挽救战友的生命,我一定要贡献力量。”然后,她伸出另一只胳膊完成了采血。当采血任务完成,医生们准备回医院时,还有官兵不断赶来……

7月26日夜晚,虽然已经到了周末,医护人员依旧加班加点,为于钦活制备大量的新鲜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制备富含各种凝血因子的冷沉淀需要最新鲜的血浆,存放时间超过6个小时就不能用于制备了,所以医院每天还需要不少新鲜血液。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驻石家庄某旅每天都有几十名官兵来医院献血。他们虽然不认识于钦活,但听说战友有难、需要献血,都义不容辞地挽起了袖子。

7月26日到7月30日共5天时间,有近400名官兵献出近12万毫升血液,于钦活的体内先后输入近300人的血液成分,有20000多毫升血浆、3000多毫升红细胞、1600多毫升血小板制品和126个单位的冷沉淀,进行血浆置换8次,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7遍。

献血的过程让人难忘,陪护的战友们更是让人感动。

7月25日凌晨转院的路上,于钦活一路喷血呕吐,教导员阮国宁和连长张海超一直在不停地擦拭。送到重症监护室时,于钦活大小便失禁,但陪同的官兵一点没有嫌弃,他们和护士一起拿着毛巾和酒精棉清洗、消毒。

后来,于钦活的其他战友赶来医院,他们两班倒24小时守候。深夜来临,熙熙攘攘的病人家属散去,重症监护室外只剩下于钦活的战友。凌晨去药房拿药,早上5点将于钦活的血液、尿液等送至检验科化验,每隔2小时配合护士给于钦活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

陪护的战友中,杨萧谦和于钦活是同年兵,曾在一个新兵营摸爬滚打,杨萧谦请求连队让他陪护于钦活直到康复归队。

当于钦活昏迷到第4天时,医护人员已经把能用的招数都用完了,可病情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看着医护人员焦急的眼神,杨萧谦安慰说:“钦活入伍时还是个190斤的胖子,经过6个月的训练,成功减掉了40斤,所有训练课目达到了良好。他是一名坚强的钢铁战士,请你们相信他一定能挺过来。”

7月31日,于钦活各项生命体征终于平稳;8月1日,于钦活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8月5日,于钦活终于可以自主呼吸——身上流淌着数百名战友血的他,果然没有辜负战友们的期望。

这一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古老诗句穿越时空——

没有人记得清,有多少热切的目光关注着这名普通的战士

7月24日上午,于钦活晕倒,军医马思谦诊断为疑似热射病后,立即向上级请示派遣车辆护送。

正在附近检查分队训练情况的旅保障部部长刘瑞欣得知情况后,迅速联系邢台市第三医院接收救治。

担心调派救护车耽搁抢救时间,刘瑞欣直接让于钦活坐着指挥车去医院。事后,大家都认为,多亏刘瑞欣当机立断,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7月24日晚上,专家们决定将于钦活转院时,难题随之而来:于钦活已经无法自主呼吸,转接的救护车必须有呼吸机及其他急救设备,整个邢台市只有2台符合要求的救护车,而当时已是深夜,协调难度很大。

7月25日凌晨1点,于钦活所在旅政委刘守印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了邢台军分区领导和邢台市领导,随即联系上了邢台市人民医院领导。医院领导得知情况后,紧急调动了医生和救护车参与于钦活的转诊行动。凌晨2点,经部队和邢台市领导共同努力,承载于钦活生命希望的救护车顺利到达病房楼下。

当救护车驶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们早早就准备好了急救设备和仪器,立即展开抢救。

7月25日早上8时10分,重症监护室会议室里挤满了医院领导和多个科室主任,他们共同会诊治疗方案。医院院长何子安首先表态:“我们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救于钦活!”中部战区陆军保障部卫生处副处长许泽林也当即表示:“需要我们协调的药品、血液和设备,一定全力以赴解决!”

于钦活的父母旁听了会诊会,领导们的表态,让他们深受感动。尽管当时于钦活仍处于昏迷状态,医院政委鲁建辉安慰家属说:“我们医院是老八路医院,战场上救治过很多危重伤员,这次救治于钦活也肯定没问题!”

7月26日下午,中部战区陆军参谋长孙永波来到医院,了解于钦活病情后,要求大家一定要调动各方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抢救。随后,陆军主要首长、战区陆军主要首长也多次打来电话,要求各方全力组织救治。

在于钦活昏迷的8天8夜里,谁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领导来看望过。大家都怀着同样急切的心情:必须让我们的战友尽快转危为安!

于钦活的父母原本比较悲观,后来也越来越自信:“有这么多首长、同志的关心帮助,儿子一定可以挺过来。”

于钦活昏迷期间,母亲张秀霞每天都给儿子发微信,鼓励他要坚强,告诉他领导、专家、战友们对他的关心,希望儿子能感受到。

其中一条微信这样写道:“大家都在盼着你早点康复,领导和战友们都在等你归队、等你尽快回到部队大家庭!等你醒来,一定要知道,是部队给了你第二次生命!”

那几天,许泽林每天都来医院同专家沟通下一步治疗方案、协调解决治疗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当看到于钦活苏醒的画面后,许泽林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水。

看着逐渐康复起来的儿子,张秀霞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诗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张秀霞说:“以前我一直觉得,列兵离将军很遥远。现在我深切地感受到,列兵离将军其实很近很近……”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