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著名军事训练品牌“郭兴福教学法”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代烽 刘先冬 责任编辑:张宏洲 2018-01-25 03:05:11

郭兴福经常和战士们促膝谈心,把每个战士的个性特点都摸得一清二楚。赵庶民 提供

新年伊始,中央军委隆重举行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号召全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统帅一声令下,全军迅即掀起全地域、全要素、全维度的练兵大热潮。

从我军历史看,提升实战化军事训练效果,强军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那经久传承、敢打必胜的红色基因,那历久弥新、凝聚壮士雄心的军事训练品牌,那直抵人心、砥砺英雄血性的战地文化,都在有力升华着实战化军事训练的效果。为深入探索在实战化军事训练背景下打造强军文化的途径,充分彰显强军文化的战斗特质,我们推出“实战化军事训练的文化思考”系列报道。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郭兴福教学法”。“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在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涌现出的著名军事训练品牌,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在实战化军事训练中的生动体现。“郭兴福教学法”的形成、推广和传承历史,为我们在群众性练兵热潮中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强军文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有着颇多启示。

——编者

“郭兴福教学法”的文化生命力

——“实战化军事训练的文化思考”系列报道之一

“郭兴福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我军在群众性练兵热潮中推广的军事训练教学方法,其创始人是郭兴福。

日前,我们走进孕育“郭兴福教学法”的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军军事训练的条件、手段、对象、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郭兴福教学法”也在一代代官兵手中不断“升级”。从文化的角度回望这一历史过程,可以看到,“郭兴福教学法”既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也是一种特点鲜明的不断累积的军事文化现象。它已成为我军大抓练兵备战的一种文化印记,彰显出官兵对胜战打赢的孜孜追求。

(一)“郭兴福教学法”是怎样诞生的

郭兴福,山东省邹平县人,1930年2月出生,1948年9月入伍,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战士、学员、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淞沪、漳厦等战役。2009年7月,郭兴福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20世纪60年代初,为创新发展符合我军特点的练兵路子,部队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练兵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时任某部副连长郭兴福结合打仗中积累下来的经验,逐渐摸索出边讲边做、细化步骤等练兵方法,在上级具体帮助和自己刻苦钻研下,最后形成了单兵、小组和班的“围绕打仗、把兵练活”的战术训练方法。

1961年8月,原总参军训部郝云虹处长一行,在时任军长李德生陪同下观看了郭兴福的现场演练后说:“你们生了孩子,我给起个名,看看是否合适,就叫‘郭兴福教学法’吧。”同年10月,《军训通讯》出版了专辑增刊,全面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并破例发行到全军连以上单位。

(二)“郭兴福教学法”为什么会脱颖而出

“郭兴福教学法”到底行不行?时任军长李德生拍板:“让‘郭兴福教学法’到各师各团的连队去,让广大官兵去检验它、推敲它。如果站不住,那就推倒它,这时就会有更好的出来代替它。把‘郭兴福教学法’放到官兵智慧的海洋里去检验,达到充实、丰富、发展、提高的目的。”

真金不怕火炼!结果,“郭兴福教学法”无论到哪里演练,都立即获得种种好评。不论是富有实战经验的领导干部,还是缺乏实战经验的基层战士,都是连声称赞。

1963年5月25日,《解放军报》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的8条经验,即:摸清底细,因人施教;分清层次,由简到繁;归纳要领,做出样子;情况诱导,正误对比;重点提问,反复练习;民主教学,运用骨干;评比竞赛,广树标兵;宣传鼓动,抓活思想。

1963年12月,原总参在江苏镇江召开“郭兴福教学法”现场会,叶剑英元帅亲临现场观摩后讲,“郭兴福的教学方法”是“我军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各部队要认真学习,层层选拔自己的“郭兴福”。会后,他还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呈送了专题报告,建议在全军推广。毛主席看了报告后指出,“郭兴福教学法”对人民解放军的练兵方法“不仅是继承,而且是发展”。1964年,全军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群众性练兵热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