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和学业“双重梦想”,他花了9年时间去追逐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凌硕 曹 斌 等 责任编辑:张宏洲 2018-04-26 03:08:30

陆军战士、海军军官、清华硕士研究生,门良杰的军旅路上有常人难得的光彩,也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重返军营

——清华学子门良杰的军旅跋涉之路

初春,乍暖还寒,黑夜里北风呼啸。隔窗听风,门良杰又想起了那次随战舰迎着寒流,驰骋大洋。身处宁静的清华园,他的思绪不止一次飞回火热的迷彩军营。

这些,也都写满了他的微信朋友圈——

微信头像是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里那只全副武装、阔步向前的兔子。朋友圈封面也是一幅漫画:洪水漫漫,一名战士在冲锋舟上怀抱着刚救出的婴孩,正摘下迷彩帽,为孩子遮挡烈日和水花。朋友圈里还有一张图片,拍摄的是一个托举着一辆坦克的巨大基座,基座上写有5个大字:朱日和基地……

不看这些,你可能很难将门良杰与清华园里的其他学子区分开来。眼前这个戴着无框眼镜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其实已经和军旅结缘9年。这9年来,他一次又一次地穿行于军营和校园之间。

2009年,读大二的门良杰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大学生士兵。2011年,他退役返校便申请转为国防生,毕业后分配到海军某舰艇部队,重返军营。2016年,他再次离开部队,回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今年夏天,他将完成学业,再次重返部队。

不同于大多数大学生士兵短暂的“两年军旅”,门良杰用9年的时间追逐军旅和学业“双重梦想”。这是一条怎样的跋涉之路,未来将通向何方?它对当前大学生参军入伍有什么样的启示和意义?

这一切,都在回望中变得清晰。

要军装还是学士服?这是个艰难选择

2009年10月16日,门良杰一直铭记着这个日子。那天下课后,在清华大学数学系读大二的他,像往常一样走过两旁杨树挺拔的学堂路。突然,一行大字闯入眼帘:好儿女,去当兵。他的心猛地触动了一下。

他想起了前不久参加的国庆60周年游行。游行队伍的培训并不比军训轻松,但门良杰很喜欢那种“步调一致,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觉。国庆节当天,和受阅部队一起走过天安门广场,更是让他与向往已久的部队产生了强烈共振。

从东北小城延吉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考入清华大学,门良杰身上承载着家人的众多期盼。如今,中断学业去参军,他们怎么能轻易同意?这背后,既有耐心的说服,也有倔强的坚持。最终,他第一时间到学校武装部报了名。

艰苦的新训结束后,门良杰被分到了原第65集团军“大功三连”。这是一个“响当当”的连队,这里的每一个战士都必须是“顶呱呱”的兵。

与所有的新战士一样,门良杰距这个标准显然有不小的差距。3公里越野,靠战友用背包绳拉着他才能跟上队伍;手榴弹投掷,他离及格线差了一大截……

“当不了合格的战士,那参军还有什么意义?”学习不怕吃苦的门良杰决心在训练场上也拼一拼。他主动增加训练量,苦练3个月后,8个训练课目达到优秀。

后来,随连队到内蒙古参加演习,一次夜间射击训练中,他打出10发全中的好成绩,成为全连唯一获得嘉奖的列兵。当兵第二年年底,单位评功评奖,全连投票推荐立三等功的人选,这个已被塞外风沙打磨得黝黑坚韧的“书生”,获得了众人的认可。

两年军旅如白驹过隙。很快,将满服役期的门良杰站在了又一个抉择关口:返校还是留队,要军装还是要学士服?和许多来自名校的在读大学生士兵一样,答案似乎在他入伍前就已明晰——服役两年回校继续完成学业,显然是最好的选择。有部队领导告诉门良杰,如果留队,以他的条件提干应该不难,他依然不为所动。

但他没想到,真要和部队说再见,竟是那么难。“离退伍还有100天的时候,都在倒计时、盼着走,剩下10天的时候却再也舍不得算时间了!”离队那天的上午,单位在礼堂组织老兵退伍仪式,当帽徽领花被摘下时,门良杰忍不住热泪长流,“感觉就像生命中一种很重要的东西被带走了”。

那一刻,他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待我完成学业,还能否重返军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