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工下连当兵 感悟叠军被的“匠心”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周远 王若璞 琚义宏 责任编辑:张宏洲 2018-05-11 09:56:08

对军人来说,叠被子是一种生活养成,是新兵连的必修课。中国人民解放军5713厂外场服务保障技术员苏功平曾经认为,自己不是军人,只是一名军工人,被子叠得好不好,跟任务能不能完成没有必然联系。带着这种想法,他第一次来部队保障,第一次住进军营,第一次叠被子。一度,叠被子的过程让他有些困惑。

然而,一次特殊经历后,苏功平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叠被子,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关联着官兵对军工人的评价。叠好被子,有利于赢得官兵认可,快速融入到部队。叠被子看似琐碎,其实是磨练匠心的过程,只有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做起,才能更好地为官兵服务、对战斗力负责。

如果没有军人的作风,上战场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五一节后,苏功平收拾好行李,与妻子告别,踏上了驶向军营的列车。辗转千里,苏功平赶到自己在部队的“家”——一间不足10平米的兵舍。

窗外传来熟悉的战机轰鸣声,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苏功平今年50岁,是一名老军工,住兵舍、干外场已经10多个年头,服务保障过近千架次飞机。老苏不是军人、不穿军装,但心里装着一份责任,就是为官兵服务、对战斗力负责。

放下行李,苏功平便忙碌起来。他将床上的军被展开重新叠好,又将被子的几个角捏了又捏;擦掉桌上的灰尘,把维修备件、工具包规整到位……很快,屋子里窗明几净,物品整齐划一,和隔壁官兵的房间一样整齐。

看着床上的“豆腐块”,苏功平心里挺自豪。谈到这床军被,他说起刚来部队的一段经历。10多年前,工厂在空军某部设立外场服务站,当时没有考虑到部队管理要求,从市场上买了一套普通的被子供驻站保障人员使用。机务大队领导了解情况后,特地送来一床军被。苏功平对这床军被格外珍惜,他向官兵请教,日复一日地叠,叠出了兵味。

仗怎么打,部队怎么练;装备在哪里,保障的触角延伸到哪里。一直以来,工厂派技术骨干常年驻部队实施点对点伴随保障。那年,苏功平通过工厂各项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一名常驻空军某部的外场保障人员。

刚住兵舍,苏功平生活习惯还和在家里一样。结果,部队组织内务检查,检查组领导走到苏功平的房间,看到满屋零乱的杂物和床上没叠的被子,脸上写满不悦。考虑到苏功平军工人的身份,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苏工,部队有部队的规定,要是还这么杂乱,我们可要‘请’你搬出去住。”

“我又不是军人,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定?”

领导脸色不好看,苏功平心里也不痛快。

其实,部队领导并不是要求苛刻,也不是故意刁难这位军工人。战争是残酷的,战场上是要流血牺牲的。身处战火硝烟中,子弹不会长眼,它不会管你是不是军人。军工人跟着部队演习伴随保障,如果没有军人的作风,上战场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有些事、有些道理,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懂得。在一次部队演习过程中,一架战机发动机部件突发故障,需要更换。事前,苏功平忘了带备件,跑回宿舍翻遍了备件箱才找到。等他换好备件,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总结会上,官兵你一言我一语地埋怨他:“像你这样稀稀拉拉、丢东忘西,上了战场肯定吃败仗!”

这件事像根刺,深深地扎进了苏功平那颗骄傲的心。那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自己是工厂千挑万选的“王牌”,这次保障不利,归根结底是自己的战场意识不够强。丢三落四,平时看似一件小事,但真打起仗来,可能就会像一颗马蹄钉一样影响整个战局。这让苏功平想起之前与部队领导的那次对话,如果自己连叠被子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战场上还怎能保打赢?

痛定思痛,苏功平决定,一定得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战场意识和军人作风。

从那以后,苏功平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内务。为了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他专门请教班长,手把手教。时间久了,苏功平的军被叠得方方正正,备件和工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官兵们发现,苏功平身上渐渐有了“兵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