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何怀远:一生只为信仰真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徐连宗 董澄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08-23 08:08:30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何怀远矢志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生只为信仰真

他真诚如赤子,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轨迹;他坚定如磐石,捍卫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他辛勤如园丁,执著撒播指引学子的真理之火……他就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何怀远。

44年军旅生涯,37年教学科研,何怀远勤耕不辍、潜心钻研,一个“真”字始终是他做人治学的生动写照——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为信仰真。

2001年的夏天,已过不惑之年的何怀远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读博士!时任教授和哲学系主任的何怀远桃李天下,在业内颇有影响,为什么还要再去做学生?

“我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研究,希望从知识结构上改造一下自己。”就这样,何怀远师从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家、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攻读博士。同年,他带教过的硕士研究生田佑中也考入南京大学读博,成就一段“师生同窗”的求学佳话。

说起何怀远的学习,他的同事和学生都叹服不已。有一次,博士生吴薇无意中看到他桌上的一本《历史与阶级意识》,几百页书已翻得起毛起皮,密密麻麻的笔记和便签让她瞪大了眼睛,“这得翻多少遍才能成这样!”其实,这已是何怀远读过的第三本《历史与阶级意识》了。

“何教授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与何怀远共事多年的张明之这样说。

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交锋,该如何守卫信仰阵地?一次意识形态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的提问让何怀远思忖良久。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何怀远对意识形态的斗争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信仰的培塑受到更多因素的挑战,需要一代代政治工作者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真诚信仰去唤醒每一个灵魂,激发每一个人的使命担当。

面对互联网上接二连三出现的扭曲红色历史和恶搞革命先烈的事件,这位从军数十年的老兵仿佛听到了冲锋号。他牵头在学报开设《意识形态动态观察》专栏,深刻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组织推出《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专栏,为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鼓与呼;他还撰写《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认识》一文,剖析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大家在现实中培塑共产主义信仰。

何怀远的女儿何畏在准备考研时并没有打算填报哲学专业。备考期间,何怀远帮她辅导政治理论。父亲对党的理论事业的坚定信仰深深地打动了何畏。后来,她不仅考取了南京大学的哲学硕士,又攻读了哲学博士学位。如今,何畏已经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教授,她不仅像父亲一样走上了讲台,更凭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钻研,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术骨干,还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2016年度影响力人物”。她说:“是爸爸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感染了我!”

在学生方丽的记忆中,有多名其他专业的学员听过何怀远授的课后,转投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作为军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何怀远满腔热忱宣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军委机关、部队各级、全军院校和地方党政机关讲授理论专题数百场。

何怀远喜欢用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描述自己的职责:“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学生眼中,何教授做学问太认真。小到标点符号、大到逻辑结构,他都会做出批注。他更能从学生的行文用字中,敏锐地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倾向性错误。有的学生已经毕业了,如果论文中仍存在疏漏,何怀远也会联系他们,一字一句地讲解纠正。他常说:“我们是研究马列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就永远也不可能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年来,何怀远先后指导带教博士后4名、博硕士研究生38名,其中7人获全军、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何怀远作为首要参与人或完成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军队级教学成果奖3项、研究成果奖4项。先后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徐连宗、董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