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再回母校来答辩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少波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19-07-30 09:29:11

1018公里,3小时21分。变化的不只是速度。

惊叹高铁速度的同时,也感慨着时光的飞逝,仿佛去年离校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前几天,我们从大江南北返校参加论文答辩,汇报自己走出校门一年来的任职收获。

出乎意料,当我走上答辩台时,看着台下的专家教授,竟然没有丝毫紧张。记得在学校时,每次上课回答问题,心里都会“怦怦”跳上好一阵。如今,面对教员们的提问,自己竟如此从容。答辩到尾声,一位教员问我:“在部队任职一年,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变化”。

去年离校,信心满满的我,本以为自己经历了5年军校的加钢淬火,又是分配回当兵时所在单位,开展工作肯定得心应手。但现实却跟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部队的变化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老部队经历了两次转隶,伴随臂章变化的,是装备的更新。下连第一天,走进通信机房,一排排崭新的设备绿灯闪烁,看得我眼花缭乱,彻底慌了神。我蓦然意识到,今后要在曾经最熟悉的战位上,面对陌生的装备、全新的要求。

从零开始,作为通信站站长,我必须弄清所有装备。于是,我逢人就请教学习,即使是刚下连的新兵也不放过,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

不只是训练,在日常管理上,部队现在的杂事琐事也变少了,大家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岗位与责任,想的是怎样在新体制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答辩结束后,我和几个战友相约聚在一起。说起现在的工作生活,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发现,又都透露着蜕变的喜悦。

皇甫鹏飞,那个曾经在课堂上总是一脸懵懂的战友,现在满脸自豪地告诉我们,借助在学校期间参加定向越野俱乐部的经验,他如今成了单位的“专家”;王垚佩在学校时就是学员营的兼职参谋,到部队后因为表现出色,被选派到院校参加参谋业务集训;去年差点因为训练伤无法通过毕业联考的尹禹化,结合自己的康复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得到了官兵的好评,还被评为“优秀军体教员”……

最令我惊讶的是“学霸”邹向超,以前总是以“小鲜肉”自称的他,如今脸被晒得黝黑,人也变得壮实了,差点让我认不出。他指着被晒爆皮的胳膊跟我说:“昨天我还在演训场上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呢!”那气势,让我仿佛闻到了战场上炮火轰鸣过后的硝烟味。

有人曾说:旅行最大的好处,不在于看见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遇见了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不是一句慰藉人的心灵鸡汤,而是一句有营养的大实话。就像曾经只在梦中出现的高铁时代,今天就能让我们从千里之外再次相聚。

火车在加速,人也步履匆匆。时代在变,而跨越时空一直不变的,是实现梦想的动力。

听,那出发的铃声再次响起,我们又将行驶在最美时代的轨道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