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仰望那面血染的战旗!

来源:第一军情 作者:贾永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19-08-01 10:26:16

“八一”二字,热血铸就;战旗猎猎,闪耀荣光。信念如磐,锤炼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百折不挠,铸就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1927年7月31日,农历七月初三,大暑第七天。正是“火炉”南昌一年之中最为闷热的季节。入夜,满街都是纳凉的人们。深夜时分,人们好不容易在夜风中进入梦乡,一阵急促的枪声又把他们从梦中惊醒。

枪炮声整整持续了5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当人们轻轻推开门,一支佩戴“红领巾”的队伍出现在眼前。

这,就是南昌起义。

起义部队来自共产党所掌握的北伐军,领导起义的中共前委书记周恩来让每个官兵在脖子上系上红色布带,以区别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红色,从此成为这支军队的本色。这一年,周恩来29岁。

对于中国革命来说,1927年春夏,无疑是最为黑暗的日子。就在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背信弃义,共产党人被昨天的盟友推进了血泊之中。从上海到武汉,从城市到乡村,惨遭杀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超过30万。一位外国记者写道:“在中国,从19世纪50年代血腥镇压太平军以来,再没有什么事像这次大屠杀一样野蛮和残酷了。”

鲜血,让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猛然醒悟:只有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人民军队,才能守护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初心。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江西南昌打响武装反抗的第一枪——新型人民军队宣告诞生。这也是成立6年零一个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作为起义指挥部的南昌大旅社,如今成了这座英雄城市的地标。

战至拂晓,起义军全歼守敌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子弹70余万发。翌日,南昌各界群众集会,庆祝起义胜利。

南昌起义总指挥和前敌总指挥是同为31岁的贺龙、叶挺。是时,他们分别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长和第11军军长。41岁的九军副军长兼南昌公安局局长朱德和35岁的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也是起义的主要参加者。

10年后的又一个夏日,朱德、叶挺分别作为八路军总指挥和新四军军长一同走上抗日战场。

而贺龙、刘伯承则成了八路军120师师长和129师师长。八路军的另一个主力师——115的师长,是南昌起义时的连长林彪。南昌起义时公开职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准尉文书的陈毅,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粟裕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

南昌城里的枪声,震惊天下。反动军队从四面八方扑将过来。起义军主力撤出南昌后几经苦战,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而在梅州三河坝分兵后留下阻击敌人的队伍也损兵过半。

危急关头,朱德稳住了部队。

当时,也许没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南昌城头升起的一面血染的战旗,将会改变中国的命运。但朱德似乎意识到了,他在自己的佩枪上刻下了“南昌暴动纪念”的字样。如今,这支枪号为592032的毛瑟枪,已经成为军事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2万余人的起义大军,最终保存下来的只有800余人。正是这样一批“火种”,由朱德率领,在8个月后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朱毛”从此开始半个世纪亲密无间的合作,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被外界认为是一个人。

南昌起义,走出了七位元帅: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三位大将:粟裕、陈赓、许光达。

8月1日,后来成为建军节。“八一”,人民军队最鲜明的符号和标志。

22年两个月后的同一天,天安门城楼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毛泽东身旁,站满了从南昌起义一路征战而来的赫赫战将。

今天,人民军队的又一个生日,仰望血染的战旗——每一个军人都会热血贲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