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红:努力走在科技最前沿

来源:新华社 作者:孟含琪、黄昕欣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2-09-30 08:34:44

于吉红在实验室内操作仪器(2022年8月16日摄)。 新华社发

为学生指导实验、修改论文、授课,和团队成员讨论项目进展,主持和参加学术会议,作为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处理稿件……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于吉红而言,每天从早到晚忙碌工作,是一种常态。

“我一直从事分子筛纳米孔材料的研究。分子筛是用来筛分不同分子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吸附分离和离子交换等领域。”于吉红说。30余年来,她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在分子筛材料的创制及其基础应用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产生重要国际学术影响,推动了我国分子筛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从不会一帆风顺,于吉红也经历过许多艰辛。为了实现分子筛的定向合成,她带领团队下苦功夫,通过查阅海量文献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分子筛合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我国在分子筛新拓扑结构类型创制方面零的突破。2016年,她带领团队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羟基自由基加速分子筛成核的晶化机制,为分子筛材料的高效及绿色合成开辟新路径。

尽管已经取得很多成就,于吉红没有停下继续求索的脚步。“这是我们研发的全新柔性固态锂空气电池,只有0.33毫米厚,可以随意弯折,在柔性电子产品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于吉红手拿一张“纸片”,向记者展示。2021年,她带领团队首次开发出一种基于分子筛薄膜的全新固态电解质材料,该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有力推动我国在固态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于吉红获得了很多荣誉,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普通教师、科技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

继当选十九大代表之后,今年于吉红又光荣当选二十大代表。“我会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于吉红说。

(据新华社长春9月29日电 记者孟含琪、黄昕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