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作战保障之时代新变化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孙建军 宋华侨 洪济洲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4-25 02:25:02

厘清作战保障之时代新变化

■孙建军 宋华侨 洪济洲

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由相对分离向一体化方向转变

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着比较明确的区分标准。作战行动是达成作战目的的主体行为动作,而作战保障则是为作战行动的顺利达成起到一个保证和辅助作用,或者说是为其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传统的作战中,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通常是单独组织、分别实施的。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特殊作战环境中,上述观念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不断融入到作战保障的武器装备之中,使其逐步具备了保障与行动的双重功能。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之间的界限正在趋于模糊,许多作战保障已不再表现为单纯的保障行为,而是保障行为与作战行动兼而有之,甚至已演变为一种独特的作战行动方式。如电磁保障,最初主要表现为使用电磁装备和器材保障己方的通信联络的畅通,后来逐渐由单纯的保障措施发展为具有对抗性质的电子战行动。再比如通信保障、侦察情报保障、气象水文保障等,也逐步具备了信息战、情报战和气象战行动的迹象和特征。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越来越具有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作战保障力量构成由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网聚效能转变

传统的作战保障力量构成,无论是配属给主要作战力量,还是单独组织保障编组,公认的看法是数量规模越大,保障能力越强,因此一讲到提高作战保障能力,往往会注重增加保障力量的数量和规模。这在侦察监视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都有极大提高的信息时代作战中,不仅容易暴露企图,而且易遭敌精确火力毁伤,导致难以获得预想的作战保障效果。可见,在作战保障力量数量和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增加作战保障的效能,成为作战保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军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条件。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作战保障中,网系编配中的各种保障模块或单元,无需形式上的重组和空间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不必增加保障力量的数量和规模,甚至无需机动,无需靠近目标,无需获得位置上的优势,即可形成跨越空间界限的保障体系。此种作战保障体系,在信息“无障碍”“零阻力”的网络中,各种作战保障力量可依据作战进程和态势变化适时进行网络机动,通过调整优化网络配系和链路,塑造保障力量可以自由进出、动态组合的网络环境,谋取虚拟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进而主导保障能量的分、合、聚、散,从而把保障力量的各类行动统一到“感知需求-智能匹配-就近保障-即时评估-再行调整”的信息流转环节中,始终保持部队保障行动的协调性和整体性,真正实现多维分布,效能聚集的保障效果。

作战保障行为模式由计划性保障向临机性保障转变

传统的作战保障中,受侦察监视能力和信息联通能力较弱、立体机动能力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依靠预先拟定的保障计划组织实施保障。作战中,指挥员依赖于层层转接式指挥手段实施保障中的指挥控制,在战场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必须按预先确定的作战保障方案实施保障,最忌讳的是打破预先的保障计划,因为一旦原有的保障计划被打乱,指挥员就必须临时进行协调保障,而这种临时性的协调保障往往会贻误战机或给作战行动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未来作战中,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场情况,作战保障更注重针对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此情况下,传统的计划性保障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上述要求,客观上需要完成由计划性保障向临机性保障的转变。未来信息时代战场上,多维立体的侦察监视能力的提高、战场情报信息的互联互通、作战态势的实时共享以及作战保障部队(分队)立体机动能力的增强,均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便利条件。指挥员可依托全维感知的信息网络系统,根据被保障单位的作战需求信息,临机提供及时、合理、有效的作战保障。

作战保障时效性由滞后保障向近实时保障转变

从总体上看,过去的作战保障可以看作是一种“滞后式”的保障模式,保障的时效性较低。这是由传统的纵向树状保障结构决定的。这种纵向树状保障结构,延长了保障的路径,限制了保障的灵活性,作战保障单位只能按计划由上而下进行顺序保障,保障时效往往得不到正常发挥。作战过程中要得到保障指示,往往要通过许多指挥层次的转述,经常出现上级的指示传达到保障单位时,战机已经消失或已经接近于消失,作战保障往往落后于作战需要,这种“滞后式”的保障模式对作战行动十分不利。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作战中,新型的扁平状网络保障结构代替了传统的纵向树状保障结构,作战保障单位的信息来源不再是层层下达的保障命令,而是作为保障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可以直接从中获取战场情况和保障指令,保障单位的指挥员可根据随时得到的信息预测下一步可能的保障需求,提前做好各项保障准备,一旦接到命令,即可迅速行动,使作战保障更加及时有效。有时甚至可以在预测可能保障的过程中,先期行动,主动向可能的保障方向靠拢,并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这样,便大大提高了保障的主动性和及时性,使实时或近实时保障成为了可能。

作战保障空间特征由平面逐级接力式向立体直达式转变

由于传统的战场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作战时效性要求不是很高,加上武器装备的立体机动能力不强等等,使得平面线式作战成为战场上的主流作战形态。适应平面线式作战的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作战保障也体现出了平面逐级接力式的空间表现特征。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未来作战中,战场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非线式多维立体作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态,在此背景下,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平面逐级接力式的保障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作战中对保障的客观需求。而要适应信息时代作战非线式、不规则、全维度、即时性等特点需要,就不得不采取立体直达式保障。陆军武器装备特别是保障平台立体机动能力的极大提高,加上信息网络系统的纵横交链等,均为立体直达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作战中,指挥员可以借助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信息流实时掌控陆、海、空、天、电、网等全维战场上的保障需求,发挥信息时代作战立体机动能力强的特有优势,以地、空结合的立体机动保障形式,完成对全维战场立体直达式的作战保障。

作战保障方法由粗放概略型向集约精确型转变

传统的作战保障,总体上看是一种粗放概略的保障方法,很难达到集约精确保障的程度,这是由于传统作战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侦察监视能力不强,准确性程度较低等因素造成的。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时代作战中,侦察探测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侦察情报的精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运用,使得作战的精确度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信息时代作战中,要适应精确作战的需要,就必须采取集约精确的作战保障。也就是要进行适时、适地、适量的集约精确保障。一是在保障的时机上达到精确。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可以对保障的时机进行准确的预测,达到在适当的保障时机进行精确的作战保障。二是在保障的地点上达到精确。通过陆、海、空、天四位一体的侦察探测技术可以使保障部队(分队)精准地到达所要保障的区域和地点。三是在保障的数量上达到精确。通过“云计算”等先进的计算方式,改变手工计算耗时、费力、误差较大等缺点,可使保障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十分精确的计算,从而为数量上的精确保障创造有利条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