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 壮美国防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中国国防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20-06-01 00:21:20

少年中国 壮美国防

■中国国防报编辑部

五一假期,江苏省泰兴市开展“信仰之光·少年中国说”主题诗会,一个细节令人感动:全市中小学生同诵《少年中国说》,激发爱国之情,强化报国之志。

就在这两天,中国少年营“云南站活动”报名正式启动,走进中国版“亚马逊热带雨林”西双版纳,一个热度让人振奋:许多少年儿童热切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值此“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品味上面两条信手拈来的国内新闻,我们强烈感到,少年与中国融为一体,中国与少年彼此塑造,这是一个壮美的国防意象: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中国少年,与国同行!

最小红军与百岁将军的倾诉

少年爱国故事多

7岁的小孩子,能做些什么?

今天,诗词大会上背十几首古诗词,抖音里唱几首歌曲,便会赢得一片点赞。

诚然,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爱祖国的山川河流,都是爱国。

然而,就在87年前,一个7岁孩子经历两次“丧母”之痛后,带着枪伤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一辈子无怨无悔为国为民。他以独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爱国,更是一种信念的确立,更是一种道路的选择。

他就是今年94岁的老红军,名叫向轩。

1928年8月14日,向轩的生母贺满姑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两岁的他被姨妈贺英营救收养。1933年贺英牺牲,7岁的他接过枪拼命逃亡,投奔红军。在革命队伍里,向轩当过勤务员、通信员。9岁的他参加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虽然面黄肌瘦、皮包骨头,但硬是走完全程。

回望我军历史,向轩并非个例。

红军长征时,年龄最大的徐特立57岁,最小的向轩只有9岁,军级干部平均年龄29岁,师团干部平均年龄25岁,少共国际师政委肖华仅18岁。这一切正如金一南所说:“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年代。”

前不久,有消息称,开国将帅中目前健在的仅有4位,年龄最长的黎光已经107岁。

黎光将军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曾有人说:“他如果脾气好点,就不只是授少将军衔了。”黎光当年的搭档,不少人在1955年获授中将军衔。

晚年与子女们聊起此事,黎光云淡风轻地说:“我这个脾气是被气的!”

“谁敢气您呀?”子女们问。

“老天爷、旧世道。”黎光说,“我6岁那一年四川发瘟疫,在4个月内,我的爷爷、奶奶、父亲和妹妹都去世了,家中连死4人,就剩下我和老娘。我就是被那次大打击气的,想不通啊!”

抚今追昔,黎光常常告诫子女们:“要不是跟着毛主席、共产党,我们这些穷叫花子出身的人哪有今天!”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无论国家羸弱时,个体的少年深陷绝境,还是国家强大时,个体的少年有了更多选择,都该一腔热血爱家爱民:乱世,敢舍命;盛世,勇作为。

倘若把祖国比作母亲,洛夫的诗《血的再版》中有4句话堪作经典:我举目,你是浩浩明月/我垂首,你是莽莽大地/我展翅,你送我以长风万里/我跨步,你引我以大路迢迢。

溱湖船娘与天才少年的告白

爱国少年最美丽

江苏溱潼地区,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战争年代,当地军民创造了“黄桥战役”“七战七捷”等战场奇迹,还培育了被誉为“苏中刘胡兰”的女英雄高凤英。

1944年,高凤英担任双堡乡妇抗会主任时还不到19岁,侦察、打仗样样出色,驾驶小船运送伤员、传递情报,更是轻车熟路,乡亲们亲切地称她为“溱湖船娘”。在湖边长大的她水性很好,二十几丈宽的大河,“踩水走个来回”,手里举着的枪和宣传品不沾一点水,有“水上飞”的美名。

1947年1月14日,高凤英为掩护大部队,带领突击队接连打退敌人几次进攻,负伤后来不及撤退,被捕后惨遭杀害,年仅22岁。1947年3月,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发出号召:“我们要学习苏中高凤英和晋绥刘胡兰的光荣范例……广大妇女同敌人做誓死不屈的斗争。”

高凤英比刘胡兰晚牺牲两天,事迹也很传奇。也许因为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所以刘胡兰的名字享誉全国,而高凤英这个“苏中刘胡兰”知晓的人并不多。

时光荏苒。

70年后,美国《自然》杂志连刊两文,报道22岁的曹原在石墨烯超导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并荣登《自然》杂志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正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曹原表示:“我是中国人,学成后肯定要回国!”

少年曹原令人刮目相看:2010年,年仅14岁的他以高考总分669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14年,荣获该校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生,使所有人站在同一条地平线上;死,让杰出的人崭露头角。”两位22岁的青年,一个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一个为国家为民族而争光。穿越70年时光,两人在精神层面上的交响共鸣,给今天的我们以深刻教益: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一腔热血无怨悔,一声“回国”见承诺。战争年代,牺牲往往在一瞬间,以英雄壮举筑起民族的长城;和平时期,奉献是一点一滴付出生命,将复兴的道路铺展得很平很远。

马蒂说过:“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从“溱湖船娘”高凤英到“天才少年”曹原,一个朴素的道理越来越为世人所感悟:少年爱国受景仰,爱国少年最美丽。

人脑地图与网课辅导的对话

当代少年咋爱国

“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妇联总会会长贺定一介绍,澳门所有87所大中小学已实现升降国旗、奏唱国歌,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无独有偶。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常委谭锦球认为,香港教育遇到很大问题,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

毋庸讳言,香港修例风波中,一些青少年被煽动上街参与暴力活动。令人欣喜的是,疫情之下,更多的香港青年能各司其职,协助抗疫,赢得肯定和赞誉。19岁的陈馨是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的大一学生。两个月前,她联合20多位曾一起在重庆读高中的同学,共同为素不相识的高中生“做件温暖的小事”。

仅仅一周时间,一群来自国内外30余所名牌大学的200多名学子,组成了一个“线上智囊团”,为高中生免费提供课程辅导、心理咨询、择校咨询等方面的帮助。平台被取名为“Peer to peer”,既是指电子计算机术语里的“点对点”传输方式,又意味着平辈人的相互交流。

“线上智囊团”的网课辅导,生动地传递出一个信息:和平年代,爱国不一定惊天动地,急人所急的古道热肠,温暖世道的静水流深,同样是爱国,同样是为民。

这也说明,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爱国都不是空泛的口头表态,而是要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

回望长征路上的“红小鬼”或者曾经的“红小鬼”,他们有的力大无比,有的智勇双全,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舞文弄墨……比如,撕下棉絮,绑在棍子上,就成了“红军笔”,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有“一代战将”之称的王近山,16岁当连长,17岁当营长,18岁时创造过红军一个团全歼敌军一个旅的辉煌战绩。上级说他“天生会打仗、会看地图”,他自己说“地图到了脑子里就变成了立体的”。

战争年代的“人脑地图”与和平年代的“网课辅导”,告诉我们:爱国既不是一个偶然的冲动,也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它应历史规律而生,又接受历史的反复检验。

李白诗云:“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验与教训已经给出了深刻启示,复兴路上的大国崛起,少年永远是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从战争年代“打个过瘾的大仗”,到和平年代“做件温暖的小事”,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