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名”看励志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秀会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2-07-25 10:27:02

1927年底,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后,部队走散,战士许德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许泛舟,激励自己哪怕是一叶扁舟,也一定要找到党组织。1929年,许泛舟回到党的怀抱后,被分配到洪湖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行前,他改名许光达,意指在党的领导下,受苦受难的祖国必将到达光明的彼岸。1949年10月,许光达将军如愿,中华民族“一唱雄鸡天下白”。

1928年,青年张端绪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进一步坚定铁心跟党走的决心,他决定改名。颇具诗人气质的他想到了“萍”字,“萍,青萍,宝剑也,斩杀不平。”由此,他改名张爱萍。巧合的是,张爱萍将军后来担任国防科委的领导,名如其人,执掌“神剑”,爱民卫国。

人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对于人名,有的国家看得不是很重,比如莎士比亚就曾说:“名字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但在我国,取名和改名是很庄重的一件事。一位社会学家就曾说:“中国人的名字承载着期待和祝福,改名更是大事,绝不是改一两个字那么简单。”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句话常以示光明磊落。然而战争年代,不少革命前辈却以改名这一形式,让他们寄寓高远追求的名字,成了一个个响亮的符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

刘少奇同志原名刘渭璜。1918年夏天,正在中学读书的刘渭璜对同学张子珩说:“我要改名少奇,我感到应当少小就立奇志,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国家、民族的振兴献出自己的一切。”徐向前元帅原名徐象谦,改名是为了时刻警醒自己冲锋在前,为革命赴汤蹈火。叶剑英元帅在考入云南讲武堂时,将名字从叶宜伟改为叶剑英,提醒自己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向守志将军原名向守芝,因为立志为我军的导弹事业而奋斗,所以改名向守志。关向应原名关致祥,入党后改名关向应,志在响应党的召唤。

除了改名以明志,很多革命前辈还通过改名以自励、自勉,表达投身革命的坚定意志和铮铮铁骨。

彭德怀元帅将自己的名字从彭得华改为彭德怀,寓意“君子怀德”。提起自己的改名,他说:“自己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而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陈毅元帅原名陈世俊,“取名字如果真要有点什么意义的话,那么,万事成功都得有毅力”,于是他改名陈毅。杨勇上将原名杨世峻,刚投身革命时他想,自己头戴军帽,“男”字上面有一顶“帽子”,不就是“勇”字吗?于是他改名杨勇,激励自己当一名勇敢的好军人。原名彭修道的彭雪枫同志为了表达不怕风霜雪雨的坚韧品格,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改名彭雪枫。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也有不少革命前辈,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或是便于开展地下工作,改名换姓。

李志民上将原名李凤瑞,在白色恐怖时期转入地下工作,组织让他改名,他说:“姓不改了,既然我立志为人民谋福利,投身革命事业,就改名为志民——立志终身为人民吧。”开国中将邝任农原名邝有槐,1928年他加入江西寻乌的游击队后,与当地的反动势力发生冲突,为配合党组织开展工作,他改名为邝任农,秘密帮助红军招募力量。

此外,还有一些革命前辈是为了怀念战友而改名。比如,开国少将汪易原名王善德。长征途中,与他一起参加红军的同村好友汪伦山、易天润相继牺牲。为了永远怀念两位亲密战友,王善德就用两位好友的姓“汪”“易”做自己的名字,以示缅怀。

金一南将军在一次宣讲中这样说:“那一代军人的名字都很有血性。他们中很多人改名,不是为了扬名,而是为了给党、国家和人民立命。”

“英雄的名字,永远闪烁在历史的星河里。”95年过去了,但革命前辈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永远不会陌生。今天,我们深深感悟革命前辈改名的故事,就是要进一步激发昂扬斗志,把强军兴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