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评论丨坚持打造联合制胜的精兵劲旅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朱进志 杨 彬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2-09-19 09:39:25

坚持打造联合制胜的精兵劲旅

——“感悟十年强军路、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谈④

■朱进志 杨 彬

今年8月初,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诸军兵种部队系列联合军事行动,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远程火箭弹喷射烈焰,在空中形成密集火力网;无人机实时回传打击画面……一大批新型作战力量亮相演训场,有效检验了部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表明我军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习主席指出,要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速发展、一体发展,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努力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军事力量体系。新型作战力量是一个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历史上每一次军事变革,都发轫于新型作战力量。新型作战力量往往是战争精彩活剧的出演者、艰难僵局的打破者、辉煌奇迹的创造者。谁能在新型作战力量发展上领先一步,谁就能赢得制胜先机。否则就会错失良机,被拉开新的差距。

兵不在多而在精。精兵作战、精确制胜,关键在一个“精”字。与之相适应,军队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精干化、一体化、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等特征越来越突出。这轮改革前,我军总的数量规模有些偏大,重大比例关系不够合理,精锐作战力量比较少,体系作战能力亟待提高。通过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大幅压缩传统兵种及老旧装备部队,充实和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增加新质战斗力比重,军兵种内部力量结构得到优化。减的是“脂肪”,壮的是“骨骼”,强的是“内功”,我军规模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编成更加科学,迈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一大步,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

“胜利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而不是向那些等待战争变化后采取适应的人微笑。”现代战争的时空特性、制胜机理发生重大变化,运用精锐力量实施精确作战的特征更加突出。在两年前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用无人机这一新型作战力量对亚美尼亚实施精准打击,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果。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加速发展,各主要国家把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作为引领部队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组建空天军、网络部队、无人作战力量等,努力打造推动战斗力整体跃升的“新引擎”,撬动打赢天平的“新杠杆”。

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拼的是精锐。体系是精兵的“幕后力量”,精兵是体系的“放电尖端”。2017年4月,在亚丁湾海域发生了一场惊险的营救行动。一艘图瓦卢籍货船遭到持枪海盗劫持,参加第25批护航任务的玉林舰接到命令后,快速机动至事发海域。16名特战队员在直升机掩护下挂梯登船、破障突击,逐个房间进行搜索。在两名队员发现海盗后,其他队员立即支援,母舰副炮迅速调整射击角度,直升机飞至最佳火力支援点。经过一番对峙,海盗放弃抵抗,被全部抓获。一名特战队员说:“我们常常要孤胆作战,但实际上并不孤单。天上的卫星、海上的舰队、空中的战机,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这也告诉我们,聚力打造精锐作战力量,是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打赢未来战争的必然要求。

善战者,求之于势。在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上,我们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以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为标准,统筹加强各种力量、各个系统、各类要素建设,特别是要在提高新质战斗力上求突破,发展真正顶用管用的东西。当然,作战力量之“新”是一个不断更迭、与时俱进的过程,今天的新型作战力量,明天就可能遇到新的“克星”。我们必须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大力推动作战力量体系变革,在优化结构、创新运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打造具备多种能力和广泛作战适应性的部队。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选实练。”训练是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本路径。新型作战力量与传统作战力量相比,作战平台比较复杂,能量释放机理比较特殊,战场行动涉及的调控关系较多,这些都对实战化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遵循新型作战力量生成发展规律,敢于打破传统编组模式,力求取得最广战场适用范围、最佳编成聚力方式、最大对抗能力效应,切实将其锻造为体系作战的“撒手锏”。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人才的培养必须只争朝夕。人才准备是最艰巨的准备。实践中,我们应坚持超前预置、强化需求牵引、优化培养模式,构建多出快出新型人才的良好机制。善于升级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采取模拟训练、兵棋推演、网络对抗等多种手段,让更多新型作战力量人才从作战实验室、网络空间靶场中孵化出来,从仿真训练、虚拟对抗中锻炼出来,从数据开发、算法博弈中成长起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