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女子民兵治沙连四十四载坚守大漠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王树宝 曹琦 责任编辑:李晶 2018-10-31 09:01:24

四十四载坚守大漠织绿洲

——走近陕西省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王树宝 中国国防报记者 曹琦

十月的毛乌素沙漠,一派寂静。记者驱车前往位于沙漠南缘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一路上欣赏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杨树和樟子松。很难想像,几十年前,这里还是茫茫沙海。

补浪河乡地处沙漠腹地,20世纪70年代,全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没,一年四季风沙不断。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除了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几乎见不到绿色。沙夺良田,沙进人退,许多人迫于生计远走他乡。

1974年5月14日,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消除沙害、绿化家乡为己任,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补浪河乡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在沙漠种树,何其困难!同行的榆林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周拥军介绍,在沙地挖个三尺见方的坑往往要耗时近半个小时;树苗刚刚栽下,一场大风刮过,就被风沙淹没……民兵连的姑娘们住柳笆庵子、吃苦苦菜,硬是靠人拉肩扛,在毛乌素沙漠上织出一片绿色——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沙固沙林带33条,治理荒沙14400亩,开辟出2万多亩沙漠绿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荒漠焕发勃勃生机。

记者来到一片杨树林,10余名女民兵正在进行冬季到来前的树木例行管护。周拥军指着一位正在给大树打杈的女民兵说:“她就是民兵连连长席彩娥,她家几辈都是治沙连的民兵。”

席彩娥的姑奶奶席永翠,是治沙连的第2任指导员,她的姑姑和姨妈都是从治沙连走出去的女民兵。受先辈们的熏陶和影响,2013年,席彩娥退伍后,毅然回到家乡,接过前辈搏战风沙的大旗,来到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当了第14任连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每一个民兵姑娘都是“席彩娥”。她们听着治沙连的故事长大,甘愿把青春融入毛乌素沙漠,成为新治沙连故事的主角。

如今,除了治沙造林和日常管护外,民兵连的姑娘们还负责连队展览馆的讲解工作,向成千上万慕名前来参观见学的人们讲述着治沙故事,传播着“治沙精神”。

离开的时候,落日西斜。记者回头望去,高大挺拔的杨树矗立营区两旁,就像治沙连的姑娘们一样,默默扎根大漠,数十年如一日地用传承和坚守,让绿色向大漠深处延伸。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