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应急应战能力检验评估活动闻思录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朱宏博 裴贤 郭冬旭  责任编辑:李晶 2018-11-09 17:35:18

一旦有战事,我们能不能“动”起来

——山西省太原市应急应战能力检验评估活动闻思录

■中国国防报记者 朱宏博 裴 贤 特约记者 郭冬旭

11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以联合防空为背景,在山西省综合训练基地组织应急应战能力检验评估活动,6个县区23支实兵分队依据作战预案展开演练,动用人员800余人、装备1000余件(套)。依案而演、为战而研成为此次活动亮点。

受检内容全为重难点课题——

自我施压,督促国动委成员单位攥指成拳

尖草坪区,核生化救援;小店区,重要目标防护……当天上午8时,三发红色信号弹骤然升空,检验评估活动拉开帷幕。导演部人员介绍,所有参演课目均属新大纲中明确的重难点课题,这样做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形势所需。

太原市地理交通位置特殊,区域内重点防卫目标较多,要担负起驻守一方、保护一方的使命任务,后备力量必须具备全面过硬的应急应战能力。

“这些课题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对场地、装备、教练员等条件要求较高。只有打破军事机关唱独角戏、其他政府部门被动参与的局面,才能更好地调度社会资源给训练提供支撑。”太原市国动委副主任、警备区司令员王志校认为,越是重难点课目,越需军地配合,也越能检验国动委职能作用发挥的真实水平。依据实战预案搞演练,可督促国动委各成员单位更好地认识“战位”、明确任务。

“轰隆……”10时22分,一声房屋倒塌的巨响之后,由万柏林区政府、人武部、消防中队、卫计局、防震减灾局等12个单位组成的救灾前指迅速前出,紧接着,民兵救援、医疗救护、物资输送等分队闻令而动。不久,演练场二层民房上,救援专家展开高空破拆;废墟中,山猫全地形搜救车开始清障搜救;远处空地上,直升机盘旋而至,紧急向后方医院输送重伤人员……

“抗震救灾是检验评估中出动专业人员和先进装备最多的课目,没有高效的动员指挥和协调能力很难完成。” 万柏林区国动委副主任、人武部部长戴刚说,区国动委实施模块化编组,党政领导任指挥长,军事机关领导任副指挥长,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对不同隶属关系的专业力量实现了统一指挥和调度。

据了解,太原警备区作为应急应战指挥部,还邀请专家到国动委成员单位讲法规、教战法,组织编组人员对敌情威胁、情况构想等内容进行研讨,强化军地领导依法动员意识和依案动员能力。截至目前,他们共研究和完善3大类18种78个方案计划,形成200多份专业报表。

七成参演装备运用军民融合技术——

大胆创新,开辟国防动员能力新增长极

“警戒雷达报告,敌×型导弹,方位角××,高低角××,距离××千米。”“空飘雷和角反射器气球升空!”不久,来袭“导弹”被凌空摧毁。

“这些红色气球还真有威力。”上午11时许,在重要防卫目标行动中,小店区防空分队利用自主革新装备快速拦截导弹袭击的场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区人武部部长周继全说,他们协调两家研究所提升了雷达空情报知和侦察预警能力,还制作了干扰性较强的“空中拦阻网”。

“缺少装备器材是制约后备力量应急应战能力提升的普遍难题,但被动等装备是等不来战斗力的。”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处长房小洪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太原市军民融合产业较多的区位优势,采取请领与自购相结合、协作研发与自主革新相补充的办法,配套完善了各类作战装备器材。这次评估活动近七成装备运用军民融合技术。

“现在警备区编制10余个现役干部,要是搭设老型野战指挥帐篷人手不够,经过改良的新型帐篷,只需一个7人指挥编组就可轻松搭设。”导演部参谋告诉记者,在指挥通信上,他们研发了“一图一网一系统”的可视化指挥终端,从接到预先号令到作战文书发出,只需15分钟。另外,他们还基于物联网专用频道建立集群对讲系统,克服普通对讲机“一沟或一山之隔就无法通话”的性能弱点。

除了提高指挥效能,军民融合技术运用还提升了特殊情况处置能力。“遇到风急火大的山火,人员无法靠近,怎么办?用肩扛式火箭筒打灭火弹,效率又跟不上。” 房小洪说,为解决难题,杏花岭区人武部联合某厂家设计了灭火炮,打出的灭火弹可感温定点爆炸,在开辟隔离带时既安全又高效。另外,他们还为应急分队配发无人机、摩托艇等新装备,改善了战备物资装卸载平板、露营车载帐篷等器材。

近年来,太原警备区借助地方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了太原市“一个半小时经济动员圈”,可对辖区内饮食加工、车辆维修、物资油料等重点动员对象,进行精确定位和精准调度。借助军民融合发展协调部职能优势,他们还掌握了航天航空、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通信等一大批高新技术类动员潜力数据。

8位专家现场打分、给予反馈——

敢于亮丑,形成“演中改、改中练”闭合回路

“情况想定还需筹划得再周全些,如果部队突然接到临时驻扎的命令,或者道路因自然灾害、车辆事故导致受损,该如何应对……”此次活动,最受瞩目的人,不是主席台上的领导,而是8位评估专家。他们来自院校及诸军兵种部队。在晋源区保障主力部队过境行动刚一结束,陆军指挥学院战略战役系教授薛志亮就给他们指出问题。

“战场不看脸面,只认胜负。” 王志校说,近几年,作战部队轮流到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作战能力检验评估,后备力量采取同样的方式去评估应急应战能力,就是让大家看清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存在差距。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大家更清晰地知道在支援保障部队行动时如何更好地衔接和配合,在平时的训练内容设置和标准制定上如何能更好地贴近实战要求。

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参谋范旭宇介绍,此次活动的检验评估细则共包含方案计划落实、遂行使命任务能力等2大类10大评分项,每一个评分项目都有不同的评估要点和评估指标,各项分值共计1000分。“这个评分细则是由专家组根据中部战区赋予省军区系统的具体任务设定。所有评估专家在活动之前都未与参演人员有过接触,不存在弄虚作假情况,最终结果接近真实能力 ‘画像’。”

万柏林区807.5分,尖草坪区802.5分……11时20分许,8位专家现场公布考评成绩。“最高成绩还丢失了近五分之一的分值,说明我们还要保持高度的紧迫感。”太原市国动委副主任、警备区政委张文广表示,问题就是方向,专家组指出的在信息对抗手段上比较单一、作战力量编成还不够科学等问题完全切中要害。在评估检验活动之后,他们将组织检讨式总结,把演练中暴露出的倾向性问题、结构性矛盾和原则性错误进行整改,形成上下衔接、体系完备、数据准确、务实可行的作战方案体系。

据了解,太原警备区还与评估专家建立了常态联系机制,对于今后训练情况,他们将以视频形式传给专家,进行动态评估,形成“演中改、改中练”的闭合回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