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丹新颜见证鱼水深情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谢建乐 宋勇 黄宗兴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7-10 09:06:16

南疆瓜果飘香,军民载歌载舞。7月1日一大早,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迈丹村80岁的老人哈孜买买提·吾斯曼带领12名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牵着3只肥羊来到新疆军区迈丹边防连营区。蓝天白云下的迈丹村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村民与官兵共话家常,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迈丹”在柯语中意为“上有油下有粮”,但这在过去只是村民的美好愿望。1962年,迈丹边防连官兵到这里驻防时,牧民住在破旧漏风的帐篷中,一天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望,大部分家庭因贫困陆续搬离。看着牧民生活如此困难,连队官兵下决心改变迈丹村面貌。

起初,迈丹村一棵树都没有,牧民赖以为生的草场、水源逐年减少。连队提出染绿迈丹的倡议,开始种树。刚开始,近千棵树苗只存活了几棵,但一代代官兵不畏艰辛,接力在戈壁滩上挖沟修渠,植树造林。连队设立了“责任树”,要求每人每年都要种活一棵树,新兵下连都要去认树,老兵退伍都要向树道别。

三年、五年、十年……几棵树变成了成片的树林。环境变好,牧民陆续回迁。2012年,政府以树林为中心建起了迈丹新村,村民们亲切地把这片树林称作“戍边爱民林”,在村中央设立了感恩碑,以表达对党和解放军的感激之情。

在荒漠戈壁,“吃水难”一度是军民过冬的烦心事,一进入冬季村民便开始四处刨冰找水。后来,连队官兵建了蓄水池,吃上了储存下来的冰雪融水,也没忘记当地的群众。平日里,官兵总会将蓄水池里一半以上的水供应驻地牧民饮用,后来还为村民修建了300立方米的蓄水池。

官兵时刻把牧民用水放在第一位,牧民也把官兵用水记在心头。2012年3月,牧民要灌溉草场,连队要浇树浇菜,可水是有限的,怎么办?连队党支部决定优先保障牧民灌溉草场。官兵主动堵上通往连队的水渠,可是过了没一会儿,又被群众掘开,他们用蹩脚的汉语向官兵说道:“别堵、别堵,你们先用。”

看到牧民草场受旱,连队官兵一锹一镐开挖3.5千米长的引水渠,使近三百亩草场得以常年浇灌。前几年牧民搬入新村后,连队官兵又奋战120多天,为牧民建设3千米长的水渠,被牧民感动地称为“军民连心渠。”

眼瞅着迈丹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绿洲,90多岁的牧民阿布达·吐尔逊动情地说:“能吃上水、用上水都是共产党、解放军的功劳,大家一辈子不能忘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