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毒机器人登场说起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董文韬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0-04-10 09:23:36

最近一段时间,一款名为“小浣熊”的消毒清洁机器人活跃在不少城市的火车站、机场等人流聚集区。据了解,“小浣熊”将无人驾驶技术运用到消毒设备上,同人工消毒作业相比,它不知疲倦、不怕感染,成为人们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好帮手。这款机器人的出现,很容易让人们想到近年来军事学术界设想的一种战场保障机器人,相对于人工前送战场物资,该款机器人具有承载负荷多、受伤概率低以及超出人类极限等显著优势。

如果说和平年代大家对这种优势感受不明显,那么我们可以借助实地或者网上科技博览展示平台,感受机器代替人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划时代变化:白天,足不出户在虚拟空间里办公;晚饭过后,瞬间下载一部高清电影;感到身体不舒服,可随时使用远程医疗系统在线诊断……哪怕感受一次你也会惊叹:未来生活可以如此智能!未来可期,此次战“疫”中智能技术和设备发挥的作用亦可圈可点:全国多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人、车、物精确管控,并助力城乡居民生活在封闭状态下正常运转。

恩格斯指出:“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作战。”这一科学论断在近期世界范围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再次得到印证。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普遍使用无人机攻击各种目标;2015年12月,俄军机器人作战连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成功攻占“伊斯兰国”控制的高地,并创造了叙利亚战场上0∶77的伤亡比纪录。

一般来说,无人化与智能化成正比,无人化程度越高,智能化程度也就越高。当智能化战争的面纱日益被揭开的时候,智能化动员也必将随之而至。可以预见,谁在智能化动员上先行一步,谁就可以尽早将智能化技术手段和潜力资源集聚形成高效的保障力乃至强大的战斗力,并据此赢得先机、占得主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建设智能化动员,首先应把其基本概念搞清楚。智能化动员是一项新课题,越是新课题,越需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实践性探索、可行性论证,切不可抱着赶时髦、凑热闹的心态随随便便贴标签、拍脑门上项目。笔者认为,智能化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安全需要,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支撑,把诸动员单元和动员要素有机连接起来,整合并统筹配置社会诸领域的国防潜力,在战时和急时将其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智能化动员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社会工程,而并非是投入几件高新装备那样简单。

既然是系统工程,就要首先搞好系统内部之间的协调联动。我军新建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缩减了层级,适应了快速指挥、高效协同的时代需要。国防动员体制应紧跟作战指挥体制变革的步伐,尽可能地缩减层级,使其向扁平化网状方向发展,以避免出现前方快、后方慢这样不合拍的现象,使指挥链、保障链能够一同踏上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前进鼓点。

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依托国动委各个专业办公室,建设互联互通的网络信息平台。依托平台,各级动员组织协调机构、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事业实现信息共享、一体联动,让整个动员系统变得耳聪目明、反应灵敏。

智能化动员的对象蕴藏在经济社会之中,推动智能化动员,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不断增加全社会智能化资源的“库存量”。在此过程中,依法依规同步贯彻国防要求,努力实现一种投入、多种效益,提高智能化动员的综合效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