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军分区为乡村振兴接续贡献力量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高坤 李中迪 陈焱尧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2-10-28 08:57:00

贵州省毕节军分区为乡村振兴接续贡献力量

乌蒙大地闪耀“迷彩绿”

■高坤 李中迪 陈焱尧

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

连日来,在江苏省多个地市数百家大中型超市,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的蔬菜、水果、猪肉、核桃乳等农副产品一上货架,就被市民抢购一空。

赫章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帮助村民采茶。徐 勇摄

从贵州百姓的田间地头,到江苏市民的果盘餐桌,架起这座“连心桥”的,是毕节市赫章县人武部。借助江苏省军区帮扶该县大凉山村的机遇,赫章县人武部大力推动“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帮扶行动。他们通过牵线搭桥,以覆盖江苏、安徽某品牌超市旗下200多家销售门店为主体,遴选赫章县优质农副产品,建立产品供应清单,推动农副产品进军营、进政府采购名录、进民兵编兵单位、进大型超市,探索出“军队+企业+农户”的销售模式。今年以来,该县农副产品销售额达4229万元。

推动黔货出山助力百姓致富,植绿护绿共筑绿色屏障,携手群众共促产业发展……近年来,毕节军分区以实际行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动驻军部队官兵、退役军人和广大民兵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一批批“迷彩绿”奋战在黔西北高原,为乡村振兴接续贡献力量。

金沙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到平坝镇帮助农民抢收香葱。罗文榜摄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有一条叹为观止的“绝壁天渠”蜿蜒穿过“野兽不能行、飞鸟无处站”的悬崖绝壁,不仅滋润着当地群众的心田,更是浇灌出蜂糖李、葡萄等特色农产品。

天渠的建设者,是一群身着“迷彩绿”的退役军人和民兵。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转业军人徐荣,带领民兵“黄继光连”“刘胡兰排”,用20余年时间,在悬崖绝壁、高山深谷间凿出“十大天渠”、建成“八大水库”。

“全镇6万多亩荒山种上经果林,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是‘绝壁天渠’为生机镇广大村民带来了勃勃生机。”该镇党委书记吴世渊说,是退役老兵和民兵为群众建造了“幸福源泉”。

织金县马场镇马家屯村,坐落在大山深处。过去,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村民靠天吃饭,日子过得清苦。

为此,织金县人武部投入资金,帮助该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草莓、樱桃、小龙虾等种植养殖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如今,马家屯的“大棚农业”初具规模。

“每个大棚年产值不低于2万元,村民每年仅农闲时期在合作社务工就有8000多元收入。”看着一个个长势喜人的草莓大棚,马家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义敏喜上眉梢。

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在黔西北大山里广为传颂。在大方县雨冲乡红旗村,毕节军分区组织官兵和广大民兵打造上千亩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在纳雍县新房乡纸厂村,该军分区帮助村里建起蛋鸡养殖基地、打造旅游观光荷花园、修建文化娱乐设施;在赫章县雉街乡大凉山村,县人武部协调资金帮助村民发展花椒产业,培训花椒种植技术……

“长期以来,驻军部队官兵、退役军人和广大民兵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助力乡村振兴中,勇当先锋队、争做排头兵,书写了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章。”毕节军分区领导说,在乌蒙大地,“迷彩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