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結盟新寨”,尋訪新寨崛起背後的故事
2021-01-17 08:17今昔對比,滄桑巨變。記者走進“結盟新寨”,尋訪新寨崛起背後的故事。青島警備區助力貧困村奔小康紀事︰“光榮村”邁向新生活
2021-01-16 09:58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今,在警備區的幫扶下,西窪子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溫暖的回響|樹多了、雨多了……戈壁灘上"長"出生態村
2021-01-14 09:46從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灘到綠蔭環繞的生態移民村,原隆村的巨大變化離不開陸軍某部的對口幫扶。溫暖的回響ぃ|就餐、洗衣、理發……這里的兜底保障真暖心!
2021-01-14 09:49陸軍某部結合原隆村實際情況全額援建原隆村兜底保障服務中心,為全村25戶孤寡病殘老人和喪失勞動能力貧困戶提供就餐、洗衣、護理等服務。溫暖的回響∣曾經的戈壁荒灘蛻變成“塞上江南”
2021-01-14 08:25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在幫思想、轉觀念、興文化上聚焦用力,既改善了民生,又凝聚了民心。當“海軍藍”遇上“紅土地”,這份扶貧答卷很亮眼
2021-01-13 08:39近年來,海軍士官學校在開展對口幫扶工作時,深入貫徹落實習主席指示要求,始終堅持“扶貧必扶智”,不斷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幫助老區改善基礎教育條件。從落後的貧困村到產業興旺的"幸福村",黎明村迎來幸福曙光
2021-01-10 01:13黎明村迎來幸福曙光,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助力貧困村脫貧紀事。溫暖的回響•軍隊助力脫貧攻堅調研行|紅色旅游帶來好日子
2021-01-08 02:23從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到第一個脫貧摘帽,兩個“第一”見證著黨和人民軍隊不變的初心。溫暖的回響•軍隊助力脫貧攻堅調研行|仡佬山寨笑聲朗
2021-01-07 02:52豐收時節,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紅心村的鄉親們感受到由衷的喜悅︰在該村第三屆脆紅李展銷會上,全村115噸脆紅李銷售一空。溫暖的回響々|政策好不好?看看他們的笑臉就知道!
2021-01-07 09:39習主席在貴州調研時指出,黨中央十分關心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促進農村發展。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國防科技大學發揮科技優勢,助力湘西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30 06:27溫暖的回響∣獼猴桃、蜜柚……來看看這個村的“甜蜜”巨變
2020-12-30 07:11溫暖的回響•軍隊助力脫貧攻堅調研行|太行脫貧的"店房樣本"
2020-12-29 06:24溫暖的回響 | 搬新家、開小車、辦企業……這個村子不簡單
2020-12-29 09:04因地制宜︰“小眾”旅游悄熱灕水
2020-12-25 16:46林海雪原里的“暖房子”|火箭軍某部進行的脫貧幫扶
2020-12-23 19:39“這個暖心工程讓大家第一次感受到了‘暖冬’。”朝陽村黨支部書記張永忠說。北部戰區空軍某部幫扶貧困村穩定脫貧
2020-12-21 11:16如今,南荒村徹底告別過去的蕭條與荒蕪,富民強軍林樹木茁壯、恆溫暖棚里蔬菜瓜果長勢喜人、雙擁文化廣場音樂陣陣。漁洞村有個“扶貧專家”工作站
2020-12-20 16:50“今年起,‘扶貧專家’工作站在桂林警備區扶貧工作隊幫帶下,正將村里的歷史遺留問題一一化解。”唐山打造退役軍人創業就業新平台
2020-12-19 12:48“一園四基地”幫助近400名退役軍人成功創業,為2300余名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崗位。雲南程海打造螺旋藻品牌 軍地助力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2020-12-17 18:08在軍地協調下,螺旋藻生產企業開始與科研院校合作,提升產品質量,研發新產品。南疆軍區某師因地制宜開展扶貧工作 鄉村游拓寬“富民路”
2020-12-14 14:50同艾力•司克一樣,在南疆軍區某師的幫扶下,康村不少村民通過發展民宿經營,實現脫貧致富。第四代“田心牛”誕生記
2020-12-11 19:222014年,大理軍分區結對幫扶田心村。經充分調研論證,他們決定將養殖西門塔爾牛作為村里的主導產業。“在脫貧攻堅路上,只有不斷探索創新,才能提高扶貧效益。”大理軍分區司令員孫勝利說。陸軍勤務學院助力重慶武隆區後坪鄉中嶺村奔小康
2020-12-11 08:27沾益區人武部助力天生橋村脫貧,大力推進“三聯三爭”活動
2020-12-09 19:18“軍地聯動引進好路子,實現產業到戶全覆蓋,利益共享同增收。”王新平說。六環村的美麗蝶變|南部戰區海軍幫扶六環村脫貧攻堅記事
2020-12-07 17:22“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高端生菜進城記|昆明警備區幫扶七星村脫貧有妙招
2020-12-06 18:48如今的七星村,已成為生菜生產大村。豐產季,每天都有數十台卡車來田間地頭收購。百折不回,滿園春色——老區百色脫貧攻堅紀實
2020-12-06 11:05從91年前老一輩革命家在右江之畔豎起第一面紅旗,到今天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跨越近一個世紀的“紅色接力”,集“老少邊山窮庫”于一體的百色舊貌換新顏,百萬貧困人口實現命運轉折。河沙村“點土成金”記|南川區人武部助力河沙村群眾脫貧
2020-12-05 16:57產業園蔬菜大棚的成功,大大觸動了習慣傳統蔬菜種植的當地菜農。石盤鄉的“高山”牌“組合拳
2020-12-04 19:54“我們要讓群眾走上一條持續穩定的脫貧增收之路。”楊建華說。湖南省邵陽軍分區走開生態扶貧互促雙贏新路子
2020-12-03 15:59為了綜合整治大同村髒亂差的人居環境以及村內梅溪和清溪兩河水質惡化的問題,軍分區駐村扶貧工作隊還充分吸納貧困勞動力參與生態環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