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十四星”!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這次任務是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
2022-12-09軍事看例會漲知識|一圖回看中國航展上的空天力量
2022-11-25空間站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組合體在軌完成交會對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後,于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日4時27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13小時。
2022-11-01我國成功發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衛星
10月9日7時4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2022-10-09“最沒有存在感的”榴彈發射器為何成為“百搭利器”?
在兵器界,在先進戰機、艦艇、導彈等眾多“明星兵器”光環籠罩下,有一些武器裝備缺乏足夠的存在感,榴彈發射器就是其中之一。
2022-09-23我國空間站大型對日定向裝置“首秀”成功
大型對日定向裝置此次在軌試驗,只是空間站組建過程中的“首秀”,屬于它的表演才剛剛開啟。
2022-08-19從下水到交付,軍艦這段時間在忙啥?
軍艦下水後還需多久才能交付部隊?這段時間軍艦上都在做哪些工作呢?
2022-08-12我國最大面積柔性太陽翼亮相太空︰中國空間站的“能量源泉”
2022-08-12科普|把火箭“裝進”發射塔架,總共需要幾步?
那麼,把火箭“裝進”發射塔架呢?簡單來說,也是三步︰出廠,轉場,發射。而其中的過程,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2022-08-12兵器廣角|補給艦——移動的“海上後勤倉庫”
今年1月,我國海軍赴亞丁灣護航的第40批艦艇編隊中,綜合補給艦駱馬湖艦赫然在列。
2022-07-16科技前沿|短波通信︰戰場通信的保底手段
有這樣一種通信手段,能夠在通信癱瘓時迅速重建戰場指揮通信網絡,它就是短波通信。
2022-07-15氫燃料電池無人機“參軍”尚需先過成本關
目前,在無人機新能源領域,鋰電池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但隨著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進步及其制造、儲運、使用成本降低,氫燃料電池或將最終成為驅動無人機飛行的主要動力源之一。
2022-07-08軍工科普∣起落架︰“生命的支點”
小小起落架會不會折斷?艦載機起落架制造工藝又有哪些要求?
2022-07-08軍工科普∣氣動布局︰“隱形的翅膀”
戰斗機不同的氣動布局,可以產生不同的升力效果,被稱為艦載機“隱形的翅膀”。
2022-07-08聊聊那些影響人類航海的技術
一次次充滿了探索的勇氣、開放的膽魄和執著的夢想的冒險。
2022-07-08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點火發射
6月5日,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2022-06-05軍報記者跟隨新一代主戰坦克突擊 感受99A式坦克威力
展望未來,我們必須把握新軍事變革方向,更新裝備運用理念,不斷重構裝甲兵的體系、力量、功能,加快建設一支能夠遂行全域軍事任務的雄師勁旅。
2022-05-10算力︰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關鍵“底座”
“算”“網”融合,有望推動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形成算力無所不在、網絡無所不達、智能無所不及的願景。
2022-03-25量子計算機進入2.0時代
2021年10月,我國量子計算領域雙喜臨門︰“祖沖之號”和“九章”的2.0升級版——“祖沖之二號”“九章二號”均成功構建。
2021-12-03神舟十三號飛天紀實︰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中國航天員乘神舟十三號再征太空,開始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
2021-10-16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