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矢志强军的心灵轨迹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钱晓虎 魏兵 等 责任编辑:汤传飞 2018-08-14 02:02:05

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燃烧”青春

——透视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矢志强军的心灵轨迹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魏 兵 特约记者 向 勇 通讯员 陶 李

一营“火”了。

作为现代化新型陆军的探路者,他们像一团炽热的火焰,吸引了军营内外的目光。

然而,我们赞美炽焰的光和热,莫忘了是什么在不尽燃烧;我们欣喜转型重塑的加速,莫忘了是什么在默默传动……

是什么在燃烧?是一代代官兵的理想与信念,是一代代官兵的青春与热血。正是这种最可宝贵的“燃料”,让使命之火、胜战之火因之燎原、得以不息。

58年前,这片黑土地上,一名叫雷锋的战士说:“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58年后,这片黑土地上,一营肩负转型使命的官兵,燃烧青春写下属于他们自己的强军传奇。

“如果只是心安理得地等着下通知、给任务,等不来今天的战斗力,更等不来今天的一营”

连长王雷想起那天早晨,下士李宗法敲开自己房门的一刻,至今眼眶有些发热——

新型火炮列装当天,一营党委出人意料地决定:7天后实弹试射!

消息一传出,立刻在全旅炸了锅:“7天?!能把装备部件弄明白就不错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营有点冒泡啊”……

当晚,李宗法辗转反侧:作为改革前就已闻名全旅的优秀炮手,自己从新兵下连开始就跟着老班长练专业、学原理、研构造、打实弹,那是多少年的苦功夫啊。可这一次,不仅装备是全新的,时间又只有7天,自己要不要去挑这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担子”?

当晚辗转反侧的人,还有王雷,“这副担子可不是凭一口气就能挑起来的,有人敢上吗……”

然而,让王雷难以忘怀的是,最终第二天来找自己的李宗法,已是那个早上第4个申请参加实弹射击的战士。

“其实,7天就实弹射击,没有人给一营下任务;谁去打第一炮,更没有人来指定……”教导员于林新回忆往事很欣慰,“凭啥?全凭担当!如果只是心安理得地等着下通知、给任务,等不来今天的战斗力,更等不来今天的一营。”

等不起,慢不得,李宗法和战友们进入了“读秒”状态。光是表尺装定改装,李宗法一天就要练习上百组……

7天后,实弹射击如期而至。李宗法沉着地站在炮位上,赋予射向、装定表尺……“轰”的一声,炮弹挟裹着热浪射向天际。观摩台上,首长和专家纷纷站起身来。

“报告,正中地环靶心!”广播里传来报靶员激动的声音。成绩公布,8发炮弹全部命中。那一刻,李宗法热泪夺眶而出——这群兵,打出了历史!

不等不靠,说干就干,兄弟单位开玩笑说:“一营的表,只有倒计时。”

——无先例可循、无定型装备、无教材可用、无人才储备、无配套设施……“我们就用粉笔画出突击车来”,一连指导员王东宝描述着刚组建那会儿,“学哪个零件,就在突击车上画哪个,最后新型突击车配发下来一看,我们都算先混了个‘脸熟’。”

——没有模拟器材、没有训练场地,副连长许超祥利用手电筒、荧光棒和信号弹,在夜暗的条件下模拟目标,组织导弹夜间瞄准练习。短短5天,官兵们人均模拟试射百余次。

无人机班首任班长张亚星报到时,偌大的宿舍里只有副班长迟志辉。两人相视一笑:“这无人机班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无‘人’‘机’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战斗力不能等米下锅。无人指导,无机训练,他俩从零开始,从基础理论学起。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就在连队会议室办起了“两个人的夜校”,常常一个问题讨论到深夜……一年下来,他们硬是啃下了《飞行原理》《无人机侦察基础》等多本专业书籍。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冬去春来,第一套无人机配发3天,他们就顺利完成首飞任务;43天后,他们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战场”侦察任务。

听说他俩的这段经历后,跟班的厂家工程师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一句话:奇迹,其实在时机到来之前就注定要发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