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工程兵:“游牧部落”的时空记忆

来源:解放军生活 作者:陈仁海 冯丹阳 李博文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4-03 13:47:06

苍穹之下,绵延的山脊蜿蜒盘旋,冷风阵阵,洞口的几棵老树下,落叶纷纷,有一种凄凉的壮观。身居崇山峻岭的导弹工程兵,可能是最早感知到昼夜温差之大的人,“凉露沾衣”的感觉让人瑟瑟发抖,纷纷添了衣裳。

无论行旅何处,那里的地貌和植被,天气和物候,天地之间诸种元素的组合,总能构成各自独特的声息色彩,给人啧啧赞叹。然而,在工兵人的步履和视野之外,却总是无暇欣赏这诗意的存在,唯有熟悉的阵地,动之心弦。

深夜时分,走进阵地探访,坑道内轰鸣刺耳的机械装备声,仍然遮挡不住隐约的号子,烟尘裹挟之中,一名老工程兵拿着手电行走其间,走近的人会发现,他的颈椎处还贴着止痛膏药,常年颈椎病的折磨困扰,并没有阻止他的脚步。

这个老工程兵是指挥长、副旅长李强。在一排排如列阵般排开的“龙骨”面前,李强的眼里瞬时发出灼灼目光——这是一个进入坑道就感到亢奋的人。

当脚步踏上征程,满腔的豪情,总会鼓荡心胸。当信念生发出的力量,沿着连绵起伏的山脉,总能汇聚成动人的惊叹。他去年带领部队完成的某重点急用工程,不仅提前两个月交工,还创下了火箭军工程安装质量最高纪录,成为部队组建以来国防工程建设新的里程碑。

新时代工兵人逐鹿深山,里程碑里的奋斗与探索处处可寻。

工程师孙培敬最自豪的是,这两年他牵头应用的BIM技术,助推施工效率上了一个大台阶。BIM作为当前新兴的建筑信息化模型,相较于传统虚拟安装系统和CAD制图优势明显,它能实现以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真实信息,使模型达到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实现专业协同,减少返工量。

虽然当时很多人觉得这项技术太新了,难以掌握,对应用前景不看好。但是当他用两个月时间依托BIM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信息模型后,彻底征服了大家的心。

“如今,这项新技术应用已推广到国防工程建设多个专业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孙培敬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述BIM优势,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已

经走在了施工升级的最前沿。

“双脚扎在山沟里,眼睛要长在山顶上。”除了对新技术时时关注,对施工信息化建设亦是情有独钟,钻之弥深。

行走其间,每个区域现场都部署了一套视频系统实时过程监管,施工状况尽收眼底,配上语音对讲系统,实现了可见并可控。

“这是阵地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这个系统可实时向各分队传送信息指令,让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现场管理有了直观管控。”通信专业的上士宋瑞金向我解释。他是这套系统的接口维护者之一,负责了整套的终端安装。在这里,施工管理已由传统的“走”“吼”实现了信息化转变。

千里移防转场,又一场战斗打响。开工伊始,施工准备紧锣密鼓,而在会议室内更是一番热烈景象,一群干部骨干、班组长、操作手围坐在一起,讨论制约施工效率的瓶颈。

“这既是一次具体工作的研讨会,更是一次统一思想、打开思路的动员会,大家不要对瓶颈问题‘犹抱琵琶半遮面’,把想法大胆提出来,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钥匙’。”指挥长的一番动员,让骨干们畅所欲言,人员因素、材料供应、机具调配、方案优化、技术指导……协调保障,细之又细。连长张帅清楚地记得,仅人员状态的制约因素就分析出13项之多,讨论会之实可想而知。

工兵人对质量工艺的追求,达到了严苛的地步。他们相信,自己的这种付出有着真实意义。

“做好很容易,做到更好很难,但并不是不可达到!”正在所属区域巡查的营长严卫强感慨,记得在某工程屏蔽安装过程中,前指领导提出: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工艺,让屏蔽效果更好!开始有人嘀咕,安装已经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何必再增加施工难度?但是经过反复研究、反复测试,最终突破瓶颈,实现接口严丝合缝,堪称工艺品。

“这是个导向问题!”对工兵人来讲,这个艰难的精益求精的过程,不仅是工艺的提升,更是心智上的历练,超越极致之后,所见的已不仅是完美的作品,而是成为一个臻于至善的“工匠”。

某大厅的管线布局密集,管件大、种类多,还交叉作业,指挥长李强把桌子搬到现场办公,带领工程师、班组长现场画图论证,有一点差错都要推倒重来,一直忙到凌晨两点,论证后又通过三维建模和碰撞分析,不仅减少了返工,其安装工艺质量更是折服了质检上眼光挑剔的老高工。质量进度双增效,施工最高峰时达到人均2.8个工日,超过预算工日的一倍多。

无他,唯专注矣!专注的行动,往往比言语更明心见性。

正如老一辈工程兵在这块广袤的土地筚路蓝缕、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创造了让人尊敬的辉煌一样,新时代工兵人接过前辈的旗帜,传承精神、全情投入,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如岩层般厚重的能量,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厚重的一笔。

是的,每一个阵地的竣工,都是属于工兵人的骄傲时刻。每一项精品的交付,都是属于工兵人未来的光荣记忆。就像月明有意,花开天成,不论曾经的付出有多苦多累,都变成了内心的甜甜回味!

施工两班倒,班班见领导。作为施工组织者,营连主官这个群体自然比他人都多一分辛苦,或曰心苦。无论是工程质量和进度,还是官兵们的安全,哪方面都不能有丝毫闪失。

“缓解这种压力的方式,就是沉下去,到官兵中去。”古往今来,上下同欲者胜,和官兵一起进坑道、出坑道,是对大家最好的激励。工区不论技术骨干还是普通操作手,人人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当看到主官们跟大家一起同施工同劳动,都直言“完不成任务,都觉得不好意思”。

对士兵的关爱,都藏在一些细节里。进场之后,专门开辟新场地,在工区一线首次建立专业训练厅,为练兵备战提供专项场所,满足战士们成长成才需要。衣食住行更是得样样操心,他们对软硬件设施一一审核把关,配套齐全洗衣房、制水间、文体活动室等功能房间,引进空气能澡堂保证24小时有热水,花园式营区和家属院让人赏心悦目,现代生活元素充分抵达穷乡僻壤,让大家在大山深处也有“阳春白雪”的生活。

器材员、四级军士长赵洪鹏住在山上器材库,夏季晚上蚊虫多,不胜其扰,连队专门让人送来蚊香;分散点位值班的战士,常常吃不上热饭,营连按时用保温盒送餐,保证让值班人员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这些富有人情味的小事情,与一个领导的姿态无关,而是发自组织者内心对战士的朴实感情。

在阵地里采访,这样的细节太多了,琐碎又平常。琐碎里,正是干部与战士之间的同袍之谊。虽然在施工高强度、节奏高运转的状态下,几乎天天都在挑战心理和身体的极限,但是始终没有丝毫懈怠,这是兵心的回报。

坑道外,月亮悄悄爬上了山顶,皎洁的月光把老树上开始泛黄的叶子照得通透,坑道内依旧机声隆隆,依旧烟尘滚滚。在电光火石间,在一条条管线上,铭刻下工兵人奋斗的一天。

夜,更深了。力量与岩石的撞击,终于告一段落。装备机具也已纷纷入库,等待明日的释放。穿越烟尘的工兵人,在回营的班车上陷入沉睡,明亮的尾灯沿着山道迤逦而行。

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