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集团军某旅:用信息化手段为革命英烈建立“电子档案”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文龙 吴春辉 任 帆 责任编辑:李晶 2020-09-05 10:11:45

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用信息化手段保护传承红色资源——

英烈信息有了“电子档案”

■陈文龙 吴春辉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任 帆

“检索、查询即刻完成,烈士生平事迹全面展现……”英烈信息有了“电子档案”,这是第83集团军某旅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的一个创新。

8月22日,笔者走进该旅功勋广场,烈士缅怀墙旁的一块电子屏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的黑白照片在砖红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笔者在电子查询机主页上方的检索框中输入烈士于泮宫的名字,按下确认键,一份信息完整的烈士“电子档案”当即呈现眼前。

据前来查询烈士“电子档案”的装步八连指导员吴强介绍,每逢连队组织活动,需要收集连队老英雄的事迹材料时,这部查询机就是一本英烈信息“百科全书”。

谈及设立英烈信息电子查询机的初衷,该旅领导向笔者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去年初,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展为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活动。当得知刘金烈士可能是该旅革命先辈的消息后,他们立即安排专人对照烈士名录,昼夜连续翻查,才在一本尘封已久的泛黄册子里,找到短短一行的烈士信息。

全程参与查找刘金烈士信息后,旅史馆兼职馆长王圆博不禁感慨:“纸质档案查找起来耗时费力不说,还容易造成烈士信息损坏丢失。”

“先烈档案弥足珍贵,只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更好地将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据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丁东介绍,为更好地保存英雄烈士生平事迹,他们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将全旅不同时期涌现出的125名英模和6359名烈士信息,输入新建立的功臣档案管理查询数据库,设立电子查询机,方便官兵查阅,并持续做好补充更新。与此同时,该旅还将英烈“电子档案”里的英雄故事搬进教育课堂,成为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鲜活教材。

烈士周阿生,曾在兖州战斗、泰安战斗等数次任务中英勇奋战,入伍仅3年就成为部队有名的战斗英雄,曾荣获“爆破英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等荣誉……

烈士李青山,在抗美援朝华川阻击战中奉命对敌反击,在左胸中弹的情况下,忍痛端起机枪对敌扫射,当再次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后,他倒在了血泊中……

电子显示屏上,一位位英烈的事迹资料和珍贵照片逐页呈现。旅史馆兼职讲解员彭明娇一边向笔者动情讲述英烈的感人故事,一边由衷感叹:“若没有便捷的信息化检索手段,许多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就可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丰富电子查询机的功能作用,该旅进一步升级查询系统,设置“授称单位”“授称个人”“功臣单位”“功臣个人”等4个模块,上传英雄烈士及英模单位的战斗历程、光辉事迹、荣誉奖励等内容,并通过影音图像的方式将英烈信息进行多维呈现。此外,他们还将查询机中的英烈“电子档案”同步链接至基层营连的信息视窗、门厅电子板报等媒介平台,并滚动播放《特级英雄杨根思》《永不磨灭的英雄宣言》等数十部英烈事迹微视频,充分满足基层官兵线上追寻先辈足迹、汲取精神养分的需求。

“如今,查询烈士信息不必逐页翻找纸质资料,信息化手段让每名英雄的战斗历程都能便捷呈现。”据该旅领导介绍,他们计划进一步拓展旅史资源空间,通过网络平台关联闽东革命纪念馆、黄桥战役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等场馆,丰富主题教育资源库,持续营造学习弘扬光荣传统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励官兵担当强军重任。

英烈似星辰,映照强军路。前不久,该旅“杨根思连”下士李猛在400米障碍创破纪录比武中,通过高板时不慎摔倒,但他强忍疼痛继续冲锋,最终打破纪录。载誉归来,李猛在特级英雄杨根思雕像前慷慨陈词:“磨砺血性虎气,练强手中本领,才能像老连长那样冲锋。”

用信息化手段激活红色资源

■许 敏

穿越枪林弹雨,历经炮火硝烟,我军战争史册布满了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战火中历史资料留存实属不易,今人追忆历史,往往出现史实无处可考或众说纷纭的现象。第83集团军某旅为革命英烈建立“电子档案”的创新举措,令人眼前一亮、拍手称好。

传承红色基因要以丰富的红色资源为精神底座,用信息化手段为激活主题教育课堂提供技术支撑。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主题教育中,各级部队灵活运用声光电技术,采取重现历史画面、还原战斗场景等方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历史资料“动起来”,视听合一的教育手段让红色故事更加可读可信、可感可学,直抵官兵心灵。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部队各级开展主题教育,要善用信息化手段激活红色资源。教育课堂不仅要兼收并蓄,更要让资源焕发生机活力,只有用新时代青年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过去的故事”,才能感召官兵,激发出蓬勃昂扬的精神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