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年高原驻训,官兵对“体系作战”有了更深的理解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金 涛 皇甫秉博  彭小明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1-03-25 02:08:27

边关寒未尽,雪域练兵忙。

前一阵子新春佳节刚过,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作训参谋张彤,已经连续加班几个晚上,为部队的第5次高原驻训做足准备。

手里的资料来来回回被翻起了毛边。尽管数据多、材料厚,张彤却反复“咀嚼”了很久,生怕漏掉一个关键词、一个数据值。因为,这些资料是全旅官兵连续4年演兵雪线之上,用一枪一弹积攒出来的成果,每一项都来之不易。

“目标未摧毁,行动暴露……” 那一幕,张彤记忆犹新——2017年的夏天,初上高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在平原地区驾轻就熟的火力打击行动,却在高寒山地上以失败告终。

当时,收到侦察分队传回的“敌”重要军事设施坐标数据,炮兵分队迅速装定标尺,对目标区域进行火力覆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炮弹却频频落在目标区域外。

咋和平原不一样了?经过实弹反复论证,定位信息没错,问题出在“铁伙计”上。大家发现,高原的气温、气压等因素,都会对武器装备性能产生影响,原来的射表不管用了……

吃一堑,长一智。走下演兵场,旅里将各类武器装备在高原试验后的性能数据装订成册,以备来年参考使用。

谁承想,一年后再次高原演兵,官兵们遇上了新难题:对抗中,依据高原环境更新打法的侦察分队,由于与火力分队的战术不够匹配,多次协同,耗时较长,早已失去战机。

“如果不正视高原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条件,体系就无从谈起,胜利的天平也不会倾向于我们。”连年的高原驻训,使张彤和战友们对雪线之上的体系作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只有每个要素、单元都融入体系,才能打赢雪线之上的战争。

如今,面对即将要展开的第5次高原驻训,张彤所在的作训科灯火通明,大家争分夺秒,对一摞摞数据进行深加工,展开战法训法论证,为锤炼高寒山地作战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雪线之上的体系之变

——第77集团军连续4年开展高原驻训新闻调查

■金 涛 皇甫秉博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彭小明

高原演习,第77集团军某旅攻击群高速冲锋。孟 利摄

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兵头脑开始 “越过雪线”,大家对于“体系作战”有了更深的理解

演兵高原,同样的战斗,不同的战法,结果却是一样——

一次协同训练,陆航部队飞行员驾驶直升机搭载10余名特战队员“深入敌后”。飞行员选好机降地点,特战队员离机后发现,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根本无法有效隐蔽。最终,因过早暴露行踪导致行动失败。

翌日再次协同,飞行员考虑到机降地势的隐蔽性,选择雪山中一处山谷进行机降,却因山谷气流紊乱险些造成安全问题,导致行动中止失败。

复盘检讨会上,特战队员归咎于空中力量,空中力量则抱怨特战队员,双方各执一词:“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野外地域着陆,是出于对机降安全的考虑……”“选择复杂的地势,是为了特战行动的隐蔽……”

两次协同,在每一方看来,都有本兵种本专业对胜算的考量。但因为双方都取了“极值”,没有取公约数,均导致行动失败。

“这个公约数,其实就是体系作战思维。”此次复盘检讨,两支部队的官兵都明白了同一个道理:雪线练兵,体系思维须臾不可或缺。

某特战旅官兵谈道:走上高原没有现成训练经验参考,只好依据海拔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开展,把平原地区已成熟的训练模式搬上高原。这一做法曾助推了战斗力的生成。那一年,该特战旅伞降昆仑之巅,人员无一伤亡,装备无一损坏,无论是跳伞人数还是训练课目内容,都创造了历史纪录。

可训练日久,他们发现雪线之上,各要素的战斗力都会因为海拔因素打折扣——渗透速度会受限、火炮射角会缩小、飞行条件会更复杂……旅伞训教员、一级军士长王富强说:“高原高寒环境压制了单打独斗的能力,倘若不能树起体系思维、打通各个节点,打起仗来要吃苦头。”

“训练经验就像圆圈的面积,经验越多面积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触碰到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大。”该特战旅旅长尚保雨说:“随着训练深入,原有作战体系的瓶颈慢慢凸显。”

“雪线之上,各作战要素间的协同配合屡屡被‘绊住手脚’。发现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当感到的是欣喜。”该集团军领导介绍。他们连续4年深化高原练兵,首长机关带各级指挥员反复讨论总结,梳理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促使各兵种各专业摒弃老观念、融成新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兵头脑开始 “越过雪线”,大家对于“体系作战”有了更深的理解:过去谈体系,大多是力量的峰值之和,能够达成“1+1>2”就是成功,现在看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形成“1+1>N”的效应。

某陆航旅一级飞行员张尚年,带领所在机组潜心研究高原条件下的体系战法:逐一与指控控制要素、侦察情报要素、火力打击要素、综合保障要素展开极限条件下的协同、融合训练,消灭体系盲区,打通了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结合部”。

“每个环节不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没有高低、大小之分,都是体系作战力量的一部分。”走下训练场,张尚年告诉记者,尽管训练难度大、要求高,但这种训练方法更适应未来的打仗要求。

雪线之上,体系之变一点一滴发生,其目的是由量变引起质变。去年8月,该集团军合成、炮兵、防空、特战、陆航“五类火力”会师高原协同演兵,对体系作战有了切肤的、更深的理解。

雪线之上的考场,逼着指挥员进一步实现头脑的“跨界”,围绕体系作战随机应变

对于某合成旅营长简春来说,指挥步坦炮协同是他的拿手好戏——坦克以火力摧毁敌前沿工事、炮兵压制敌火扫清障碍、步兵突进消灭有生力量,这一战法在过去的演练中屡屡建功。

可第一次跨越雪线参加合成部队实兵对抗,简春惊出一身冷汗——步兵分队体力下降,拖慢了进攻节奏;炮兵分队由于高原特殊环境导致射表失灵,丢了准头。倘若不是简春临机指挥坦克突入“敌方”前沿,为炮兵分队重新争取了射击时间,这一仗只怕凶多吉少。

“平原地区屡试不爽的体系战法搬上高原却‘水土不服’……”复盘检讨会上,指挥员们感慨颇多:防空火力群在地表荒芜的高原环境不便伪装,按平原地区的要求布设阵地,势必成为显而易见的“活靶子”;各型车辆装备动力下降、故障率增加,机动不力常常延误战机……

在平原地区磨合已久、无缝链接的各单元各要素,在高原暴露出了新的体系“缝隙”。雪线之上的考场,逼着指挥员进一步实现头脑的“跨界”,围绕体系作战随机应变。

某重型合成部队指挥员王庆波回忆起一场合成演练,大呼过瘾:那次,王庆波率领纵深攻击群突进,遭遇“敌方”火力打击后,他直接呼叫己方陆航力量提供空中火力压制,同时调遣特战分队渗透敌后引导精准打击“敌方”火力单元。

“不通晓雪线之上的体系之变,本已攥紧的拳头,也会慢慢松开。”王庆波介绍说,集团军领导带领各级指挥员深入高原研战研训,根据战场要求,不断压缩高原作战指挥层级。如今,一线指挥员可将战场情况直接上报集团军“中军帐”,即时协调、按需配属作战要素。

上山“找茬”,下山补短。这几年,该集团军组织十几场高原指挥能力培训,内容涉及高原机动指挥要点、兵种高原作战特点等,坚决消除高原版的“五个不会”问题。

指挥员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成为作战体系化建设的关键点。调整改革以后,集团军编制体制重组,形成了以合成部队为主战力量、兵种单元为功能性作战单元的作战体系。诸兵种要素之间要攥指成拳,迫切需要指挥员深研高原体系作战之要。

“山高人为峰。在高原练兵,指挥员站得更高,就要看得更远。”某旅火力单元指挥员贾俊辉举例说明:高原作战行动中,火力分队需抽调小单元配属到特战分队提供火力支援。而在更大的作战体系中,特战分队又会配属到合成兵团作战,执行侦察引导、渗透潜伏、破坏袭扰等任务。“全新的作战体系,全新的作战地形,不仅需要指挥员精通本专业本岗位,还需要灵活应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体系作战要求。”

仗在高原打,能力在高原练。2017年,该集团军首次将战役指挥所设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域。2018年以后,集团军训练指导组常驻高海拔地区,带动各旅首长机关整建制奔赴高原。集团军领导说,战役指挥机关驻扎海拔的变化,加速了实战观念的增强、作战理念的更新、协同意识的萌生。去年,他们组织高原综合演练,合成力量与特战力量互为要素协同、防空力量与陆航力量互为条件对抗,各级指挥员带部队自主侦察、自主打击、自主协同,一幕幕精彩战斗在高原轮番上演。

极端环境下,战争的胜败更依赖于末端的“寸土之争”,班长这个“兵头将尾”成为了重中之重

“再宏伟的蓝图,没有一砖一瓦堆砌,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同样,再强大的作战体系,没有一兵一卒落实,也不过是虚有其表。”在该集团军,不少官兵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一次演练,某旅火力支援连班长宝寿富带领班组配属特战小队行动时,因炮手“减员”无法及时提供火力支援,致使行动陷入僵局。而特战小队行动的迟滞,则引发了作战体系的连锁反应,致使后续作战计划被打乱……

演兵雪线之上,该集团军领导敏锐地发现:在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下,战争的胜败更依赖于末端的“寸土之争”,班长这个“兵头将尾”成为了重中之重。

为此,他们针对这个“兵头将尾”成立研究小组,引导班长们学习“跨界”知识,延伸体系作战思维,而不只是打造一个简单听令执行的“模块”。

在此之前,对于“战法”“战术”,班长们有些陌生:“坚决执行命令就好,自主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对此,该集团军区分战术层次,对接完善行动方案,形成了多项战法成果,构建起“军-旅-营-连-班”五级战法体系,释放战法创新的最大效能。

那一年,为了克服雪地行军难、射击难、伪装难等训练难题,某旅“阳廷安班”第39任班长肖攀,带着全班埋头研究雪地环境下班战术行动要点,填补了高原雨雪天气班进攻战术的空白。

风起青萍之末。某旅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线展开作战行动,末端指挥员临机接收指令、临机搜索目标、临机判断性质、临机选择打击方式,首次完成高原多弹种综合攻击和精确打击。去年雪线之上第一仗,“阳廷安班”在体系对抗中担负尖刀角色,不仅快速撕开“敌”防线,还伺机完成了目标定位引导火力打击任务,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高原抬高了保障标准,雪线拉长了保障线路,必须探索既能独立支撑又可互相支援的保障格局

翻过雪山、蹚过冰川、穿过河谷,突击分队在复杂地形上穿梭行进。

演练开始没多久,负责伴随保障的某旅工兵连连长陈文理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他坦言:“伴随保障,不但要有十八般武艺,还得跟得上高原作战节奏。”

气温骤降,河水湍急。面对接踵而至的“敌情”,陈文理率领官兵操作器材迅速架设浮桥,帮助突击分队抢先占领阵地。

“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轸,此军之大资也。”该集团军领导说,高原抬高了保障标准,雪线拉长了保障线路,必须探索既能独立支撑又可互相支援的保障格局。

近年来,为破解高原寒区饮食保障难题,该集团军研制和配发了折叠“野营灶”、多功能副食平台、野战快餐生成系统等保障器材。他们还依托地方餐饮企业对食材进行粗加工,经分类、定量、整装等流程后运送至配送点,由炊事分队使用野战炊事单元进行后续烹调。

高原战伤快速救治有着很高的时间要求,他们紧贴前沿阵地优化保障,配备轻型救护车、器械、药品等,不经补充即可独立执行战救任务;也可依托直升机,将卫勤力量投送到战场急需的地方,完成相关急救任务。目前,他们已与各兵种进行了多次对接演练。

去年,某旅在高原参加演练,利用上级配发的软件采集、甄别了大量一手数据,为科学制订保障方案计划提供了可靠参考。集团军保障部的参谋人员告诉记者,高原地形环境复杂,每一处都相差较大,临机搜集费时费力。“我们每打一仗、每到一地就完成一次数据扩充,数据的充实使得集团军部队的保障路径更加精准,保障力量投入作战的时间也相应压缩。”

保障体系的优化,对作战体系的释能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次高原应急救援行动,某旅在大距离机动中,每个梯队配全要素、伴随保障,连续机动近两昼夜,翻越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成功完成救援任务。

练兵备战要有“高海拔思维”

■祁实奇

中央军委2021年开训动员令中指出,深化实战实训,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加强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雪山巍峨,长风浩荡。高原自然条件严酷,恰恰是难得的演练场。高原练兵要形成战斗力,必须要有“高海拔思维”。

由平原机动到高原野外驻训,思想观念首先要上高原,这是由雪域高原的高寒、缺氧、气压低等恶劣自然环境决定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一线指挥员来说,远程机动、高原防病、作战筹划等系统工程,特别是训练必要、打仗必需的,都必须在平原就预有准备,提早完成,确保部队具备一有情况能够迅即出动、进入高原能够立即战斗的思想准备和能力素质,坚决克服“恐高”思想,随时做好上高原练兵备战和遂行任务准备。

海拔高,练兵标准必须更高。雪域高原是一个特殊的势场,能压制诸军兵种的能力,也能抬高战斗力生成的门槛,这就决定了高原练兵不能简单依据大纲训、教材训,而是要紧贴实际作战任务开展针对性训练。只有牢固确立高原化、实战化、实案化标准,做到单兵单装基础训练、营连排班战术训练、军旅战役战术训练逐层级全覆盖,坚持从营区到野外、从准备到实施、从驻训到演习,全过程逐环节贴近实战练兵,才能使官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感知战争、锤炼能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军人眼里的高原不只是无限风光,更应当是未来战场。站在雪线瞭望高原,我们绝不能把高原驻训作为一般性训练来对待,而是要自觉向打仗靠拢、与实战接轨,只有进入高原、紧贴任务的训练,才是真正近似实战的训练。同时,必须把形式主义和训练水分拦截在雪线之外,未来战场上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

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走上高原练兵备战,既要跨越有形的山,也要跨越无形的山。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只有取乎上上,才能得乎其上;如果只取乎其中,那很可能得乎其下,甚至无所得矣。因此,我们要把标准定得更高,向着极限练兵,征服高原而不是被高原征服,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雪与火的淬炼中实现战斗力质的跃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