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个单杠卷身上”“2111个俯卧撑”“五弹一孔”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潘仲齐 张炎培 程锡南等 责任编辑:李庆桐 2022-12-22 09:54:00

刷屏的面孔 青春的样子

■潘仲齐 张炎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程锡南

“挑战606个单杠卷身上”“2111个俯卧撑破纪录”“五弹一孔打出满环成绩”……年终岁尾,全军部队各项比武考核如火如荼展开,官兵们以高昂的士气投身练兵备战,在演训场上掀起训练热潮。

一条条刷屏新闻、一张张青春面孔,感动着人们,也震撼着人们。有网友评论:“靠拼搏谱写的青春之歌,更加嘹亮,更有韵味!”也有网友说:“这才是青年官兵该有的样子,奋斗的青春最精彩。”

拼搏与进取,是青春的主旋律。看着新时代官兵奋进的模样,记者不由得想起了多年前热播的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那个略带稚气的许三多,完成了333个单杠卷身上,励志形象深入人心。

从这些刷屏的青年官兵身上,我们同样看到许三多的影子。做2111个俯卧撑的下士杨想,曾经是考核垫底的“菜鸟”,他凭借几年来的刻苦训练实现超越;做单杠卷身上606个的下士李鹏坚,双手布满老茧,比武当天满手血泡也不轻言放弃;200米距离射击,5发子弹命中同一个弹孔,中士刘洲豪依靠日积月累的“笨功夫”,获得“狙击精英”美誉……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敢于拼搏奋斗的青年官兵,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块好钢。

青年,活力与朝气的代名词。那是年轻稚气的模样,更是激情奔涌的时光。苦与累的磨砺、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考验,让青春更加厚实、更加激扬、更加绚丽夺目。

视“许三多”为偶像的肖思远,面对外军挑衅,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成为新时代青年官兵的榜样;海军航空兵某部90后飞行员何志,先后驾驶过7种机型,如今成长为驾驶舰载机逐梦深蓝的“刀尖舞者”;武警某部95后班长杨玉平,在47次重大演训任务中担任突击手,练就5秒内一招制敌硬功……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军营,用自己的出彩人生诠释青春梦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青年的奋力奔跑,有想象不到的力量。

看着这些刷屏的忠诚、英勇、拼搏的面孔,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官兵的模样。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一代,不会辜负时代的期望。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每一颗梦想种子,注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第82集团军某旅下士杨想——

142分钟连续做2111个俯卧撑

■李国臣 贾宏伟 梅志雄

第82集团军某旅创破纪录比武,杨想用时142分钟连续做了2111个俯卧撑。 贾宏伟摄

天边红日缓缓西坠,余晖映在下士杨想泛红的脸颊,一颗颗汗珠顺着他的鼻尖滑过。

第82集团军某旅创破纪录比武,下士杨想用时142分钟连续做了2111个俯卧撑,一举刷新该旅考核最好成绩。随后,杨想的这段视频在网上“火”了,引来网友纷纷点赞。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杨想一鸣惊人的背后,是一段励志的“逆袭”故事。刚入伍时,杨想体重仅有50公斤,战友们评价他“身材瘦小”“基础薄弱”。几次摸底考核,多个课目成绩不及格,杨想内心受到打击。

一枚奖章,点燃了杨想的梦想。一次“优秀新兵”评选,看到同班战友孙跃飞胸前挂上金灿灿的奖章,杨想想起母亲叮嘱他的那句话:当兵就要当好兵!

思想转变,带动行动“逆袭”。从此,杨想每天给自己加练——练跑步,他把沙袋绑在腿上;练力量,他每次练到极限状态。一次单兵战术训练考核,面对锋利的铁丝网和坚硬的沙石地,杨想率先持枪卧倒,奋力向前爬去。

“杨想,及格!”成绩刚好过了及格线,杨想激动不已。从那以后,他时常到战术场上加练。新兵连结业考核,杨想的各项专业考核成绩名列前茅,如愿拿到那枚闪闪发光的“优秀新兵”奖章。

“超越自己,勇攀高峰,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杨想把这句话写在笔记本上,时刻激励自己。

下连后,他眼中的风景更加清晰和辽阔——

“铁血连长”周鑫、“狙击枪王”刘祖博、“金牌战狼之星”魏显奎……走进连队荣誉室,指导员冯伟岸向他讲述了先进标兵的成长故事。那天,杨想的心底升腾起一个强烈又坚定的想法:让自己的照片也能挂进荣誉室。

没过多久,连队选拔侦察比武“苗子”,杨想第一个报名参加。野外行军课目,杨想不慎扭伤脚踝,钻心疼痛让他瞬间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坚持一下,决不能放弃。”杨想艰难起身,咬牙坚持一步步“挪”到终点。

因为受伤,杨想没能通过选拔赛。但这次失败反而激发了杨想的斗志,他决心下次一定要证明自己。

半年后,听闻旅队举办创破纪录比武,杨想格外兴奋。正当杨想为参加哪个课目发愁时,他看到俯卧撑比武的“种子”选手仇文奇正在进行摸底测试,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仇文奇比试起来。这次不经意的比试,让杨想找到信心,随即报名参加俯卧撑比武。

杨想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让他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他不停地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

炼就一块好钢,是生铁在烈火中经过千锤百炼后的“重新定义”。一句简单的“再坚持一下”,让杨想坚守梦想、超越自我,最终走上创破纪录比武的赛场。

比赛现场,在1000个俯卧撑大关面前,大部分选手都败下阵来。落日余晖下,只剩下杨想与另一名参赛选手吕新光,他们针锋相对,血性在两人身上迸发。

夕阳下山,赛场被夜幕笼罩。当吕新光做到1344个俯卧撑时,因体力透支结束比赛。此时,杨想做到第1135个。

“做一个,再做一个……”杨想感到腰腿酸麻、双臂打颤,但必胜的信念支撑着他的意志:要想拿到第一,必须再坚持一下。当做到1345个时,全场一片欢呼,但杨想没有丝毫停下来的念头——他想超越自己的极限状态。

两个俯卧撑间隔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每个短暂5秒,都在杨想拼尽全力的坚持下显得格外漫长。助考宋青豫和李广浩先后3次跑回连队更换摄像设备,为的是记录下杨想比武的全过程。

用时142分钟,杨想以2111个俯卧撑的成绩创下旅队新纪录。

比武结束后,杨想累得趴在地上,大家蜂拥而上将他抱起,杨想的眼眶里流下了幸福的泪花。

第二天,颁奖台上,集团军领导为杨想戴上三等功奖章。暖阳照在杨想灿烂的笑脸上,这个画面被相机定格,照片被郑重地挂在连队荣誉室,成为00后士兵奋斗青春的生动注脚。

第73集团军某旅下士李鹏坚——

64分钟完成606个单杠卷身上

■解放军报记者 赖文湧 特约记者 廖晓彬 通讯员 杨烨鋆

第73集团军某旅“红色尖刀”兵王挑战赛,李鹏坚以606个单杠卷身上成绩摘得冠军。 宋凯琦摄

“身体伸直用力前摆,收腹举腿,迅速屈髋两脚靠杠……”李鹏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单杠卷身上动作。最终,他以606个单杠卷身上摘得第73集团军某旅“红色尖刀”兵王挑战赛冠军,并一举打破旅队纪录。

李鹏坚,人如其名,有着磐石般坚定意志。战友们说,他与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很像,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李鹏坚选择参军入伍,是被许三多的励志故事所感染。看到许三多做了333个单杠卷身上,“成为许三多,超越许三多”的信念,在他的心底深深扎根。作为体育特长生的他,新兵连时就赢在起跑线,凭借良好身体素质,李鹏坚的各项体能成绩均名列前茅,结业考核时被评为“百佳新兵”。

本以为可以一展身手的他,却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练专业,喷火枪巨大的后坐力让他站立不稳;手榴弹投掷,连队不少官兵是优秀水平,他的成绩只是良好;最擅长的单杠卷身上课目,他也挤不进连队上游水平。

一股失落感顿时涌上李鹏坚的心头。时任班长彭初扎西注意到了李鹏坚的心理变化,得知他一直把许三多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时,彭初扎西带他重新回顾了许三多从“孬兵”到“兵王”的成长经历。班长的话给了李鹏坚莫大的信心,他下定决心:“要成为许三多,超越许三多。”

那段时间,李鹏坚和各种类型杠铃较上了劲,深蹲硬拉增强下肢爆发力,弯举推举提升上肢力量,甩大绳、俯卧撑、吊单杠……凡是能增强力量的训练,他一样不落,有时候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会颤抖。

正当李鹏坚向着“兵王”的目标发起冲锋时,他的膝盖意外受伤,不得不躺在床上休养。看着战友们刻苦训练的场景,他的内心备受煎熬:“好像被丢到了许三多的‘草原五班’,失落又无助。”

“除了你自己,没人会放弃你!” 彭初扎西的话让李鹏坚深受触动,为了心中的“兵王梦”,即使再难,也要触底反弹。几天后,他的床架装上了一对小吊环,练习双臂和腰腹部力量。一个月的床榻生活,李鹏坚的双臂粗了一圈。

终于,李鹏坚迎来了展现自我的舞台。2020年,旅队举办创破纪录比武,李鹏坚以过硬实力力压其他参赛选手,最终以162个单杠卷身上的成绩赢得军旅生涯首个冠军。同年4月,李鹏坚征战集团军创破纪录比武,以157个单杠卷身上的成绩取得了第二名。

一战成名。李鹏坚戴上大红花回到连队,战友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可李鹏坚并没有那么开心,他心有不甘地说:“我和第一名差距不大,如果再比一场,我一定能战胜他!”

“与其后悔,不如再拼一把!”连长时吉想一直关注着这名倔强的年轻战士,在他身上,时吉想看到了曾经的自己。2015年,参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处在淘汰边缘的时吉想正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当选为排头兵,在天安门广场光荣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那天晚上,时吉想与李鹏坚谈心。“把第一名带回连队”,成为他们的一个约定。

从第二名到第一名,看似一字之差,却要付出加倍努力。李鹏坚给自己一天休息时间,手上的创口还没痊愈,他便打着绷带又一次握紧了单杠。战友们发现,李鹏坚比以前更拼了。除了日常专业训练,大部分休息时间他都与健身器械为伴,随时可以看到他苦练的身影。

冲破时间的有限,才能见证时间的奇迹。备战比武那段时间,李鹏坚的体脂率明显下降。“显而易见的变化,能够看到他争第一的决心有多大!”时吉想说。

去年4月,李鹏坚以311个单杠卷身上打破集团军纪录,夺得第一名。今年10月,他又以64分钟606个单杠卷身上的成绩再度刷新纪录。走下赛场的那一刻,李鹏坚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说:“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成为许三多,超越许三多,骨子里要有不服输的劲头!”回首成长之路,李鹏坚明白,让自己的救命稻草变成参天大树的,是坚持的汗水与咬牙的拼搏。展望未来,他踌躇满志,还有更多第一的目标等着他去实现。

第七十七集团军某旅中士刘洲豪——

五发子弹穿过同一个弹孔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通讯员 左超超 徐聪

第77集团军某旅年终考核,刘洲豪打出五弹一孔的满环成绩。赵 升摄

“4号射手,1发10环!”

电台报靶员播报成绩,第77集团军某旅年终考核射击场陷入一片沉寂。一双双眼睛好似子弹般,射向位于4号靶位的中士刘洲豪,“莫非‘神枪手’失手了?”

“纠正成绩,4号射手,5发50环!”短暂沉默后,电台再次传来报靶员的声音,“回看靶位录像,4号射手5发子弹命中了同一个弹孔。”

“五弹一孔!”官兵们难以置信,纷纷围到示靶器前见证奇迹——200米距离,使用某型狙击步枪进行射击,刘洲豪的5发子弹全部穿过同一个弹孔。

创造奇迹有多难?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200米射击,枪口每偏离1毫米,弹着点会偏离目标20厘米左右;反之,若想让子弹散布半径不超过2厘米,刘洲豪的瞄准精度应控制在0.02毫米以内,这是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创造奇迹靠的是什么?刘洲豪一度坚信“靠天赋”。

2015年,18岁的刘洲豪参军入伍。新兵训练阶段,他展现出“神枪手”的潜力——首次步枪实弹射击,他打出“5发5中”的好成绩;随后每次打靶,他次次都是满环。

凭借骄人成绩,刘洲豪下连定岗时,如愿成为一名狙击手,走进高手如云的狙击手集训队。

来到集训队,天赋出众的刘洲豪发现自己能力并不出色。原来,与突击步枪不同,使用狙击步枪射击时,射手需综合考虑距离、风向、风速、气温甚至湿度等因素,这就要求他既要“瞄得准、打得稳”,更要“算得快又精确”。而这,恰恰是刘洲豪的弱项。

一次战术应用射击考核,刘洲豪弹道计算失误,第一发子弹脱靶,继而被取消了继续射击的资格。对此,考核组给出的理由是:战场上,狙击手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

为把握住这“唯一的机会”,刘洲豪下足“笨功夫”。他利用半年时间,每天加班加点背记数据,所用枪型射表中上万组射击参数都能熟记于心。

持续努力,令刘洲豪的射击水平突飞猛进。下连后,首次年终考核,他打出了“首发命中、发发命中”的好成绩;次年,他被确定为旅队“一号射手”,并创下一项新纪录——从观察目标到完成击发,仅用时8.1秒。

“先敌一秒出手,战场就多一分胜算。”颁奖台上,刘洲豪佩戴二等功奖章,登上旅队练兵备战标兵事迹报告会讲台。他动情地说:“我愿做一颗子弹,随时准备出膛。”

很快,刘洲豪迎来了“子弹出膛”的机会。2019年,陆军组织“狙击精英”比武集训,刘洲豪代表集团军部队出征,与陆军“神枪手”同场竞技。

从集训第一天起,一场场针锋相对的比拼随时上演。练眼力,“神枪手”们用针线穿大米,别人一次穿50粒,刘洲豪红着眼睛也要穿够100粒;练臂力,大家用枪口端弹壳,别人坚持1小时,刘洲豪能据枪2小时。

比武当天,参赛队员们披着夜色进入射击区域。接下来数个小时里,他们要趴卧在潜伏区一动不动,等待目标随时出现,并在靶标显现的10秒内完成射击,做到“一击毙敌”。

初夏的大漠戈壁,冰与火并存。日出前,刺骨的寒风吹得刘洲豪脸颊生疼。正午时分,艳阳又将身下的沙地烤得滚烫,处于脱水状态的刘洲豪如同趴在一块铁板上。

忽然间,一个“身影”在刘洲豪的瞄准镜内一闪而过。就像是潜伏已久的猎豹发现了猎物,刘洲豪下意识轻轻预压扳机。测距、计算提前量、击发……数秒后,靶标应声倒地。

这次比武集训,入伍不到4年的刘洲豪凭借总分774.86分的成绩,被评为“狙击精英”,成为陆军当年表彰的“百名枪王”中最年轻的一位。

“成为‘狙击精英’的秘诀是什么?”不少新兵向刘洲豪请教。他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笑着说:“唯有千锤百炼,才能练就一枪毙敌的硬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