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出征叩苍穹

——记英雄的中国航天员群体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国利 梅常伟 宗兆盾 赵金龙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18-01-22 18:05:35
这是神舟六号任务航天员拍摄的画面。

首次载人飞行、首次出舱行走、首次交会对接、首次太空授课……数十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辉煌成就举世瞩目。11位中国人先后成功飞上太空,在浩瀚星空写下永载人类史册的飞天答卷,也铺展开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蓝图。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航天员。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为国出征。

一个志在九天的梦想——“只有向更高更远的太空不断进发,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景海鹏今年51岁了,作为航天员的他,依然活跃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线。

下一次还飞不飞?每每听到这个问题,景海鹏总会想起那封真情切切的信。

信的作者叫方国俊,是上世纪70年代我国选拔的航天员预备人选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代号“曙光一号”的载人航天计划仅维持5年便告终止,方国俊飞天梦碎,一生难以释怀。

“你们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字里行间,方国俊的话满是自豪,也透着羡慕。景海鹏说,只有向更高更远的太空不断进发,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和陈冬奉命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这是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旅。

这次飞行一共33天。在此之前,中国人在太空停留时间的最长纪录为15天,是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任务时创造的。

那一年,王亚平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太空授课,把一颗颗逐梦星空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而这一次,景海鹏和陈冬要面对的,除了驻留时长加倍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挑战,还有38项任务艰巨的科学试验。

此后,中国航天员下一次飞天的目的地,将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空间站。为了这一天,航天员大队准备了整整20年。

一路征尘,步步星光。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伴着中国航天员的英雄足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艰辛的征途,不朽的功勋。

2017年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景海鹏获得象征军队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沉甸甸的勋章,是党和人民授予景海鹏、授予全体航天员、授予所有航天工作者的无上荣光。

不久后,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景海鹏如此吐露心声:“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一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这,也是全体航天员共同的不懈追求。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