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的"新兵蛋子"老万,就是那棵拔节疯长的芒草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詹志鹏 梁建才 责任编辑:汤传飞 2018-02-13 04:01:13

芒草,俗称巴茅,在南方红土地的沟坎坡梁,悬崖石缝,随处可见,生命力极强。芒草像无畏的勇士,不择地域,不惧艰险,随处扎根,随遇而安。21岁大专毕业,22岁去乡村支教,23岁参军入伍,24岁士兵考学,27岁任职排长……身边战友说起他的故事,都忘不了带上这样一句话,“老万,老万,一棵疯长的芒草。”

“巴茅”传奇

■詹志鹏 梁建才

万首新喜欢奔跑,他觉得奔跑的感觉就像自己的人生,总是在和时间赛跑。 陈 亮摄

透过茂密的树林望去,天空没有一丝白云,明晃晃的日光灼人,流动的空气也仿佛停滞了下来。

“老万,蓝军怕是不会来了吧?”草丛里,中士班长和家辉一边用手抹掉脸上的几只小虫,一边对身边的老万说。

“不可能!”老万嘴里叼着根芒草低声回答着。他语气里带着笃定,眼睛却盯着前方,如同等待猎物的狮子,始终没有移开。

老万,原名万首新,贵州清镇人,是75集团军某旅新下来的“大龄”排长。他带着排里的战士在这里已经潜伏了一天一夜,目的就是阻击可能来犯的蓝军。

突然,远处的小山包上几个若隐若现的人影让大家瞬间紧张起来。“来了!”所有人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目标一步步走进埋伏圈。就在敌人快到面前时,老万一个手势,战友们纷纷冲了出去,把毫无防备的蓝军包了饺子。

“好你个老万,才到连里一个月就生擒蓝军!你咋就认定了他们会从这里偷袭营部呢?”和家辉有点不解。

“这里是通往营部最隐蔽的捷径,只要他们想偷袭不可能不经过这里。”老万嘿嘿一笑,道出了个中原委。

21岁大专毕业,22岁去乡村支教,23岁参军入伍,24岁士兵考学,27岁任职排长……身边战友说起他的故事,都忘不了带上这样一句话,“老万,老万,一棵疯长的芒草。”

芒草,俗称巴茅,在南方红土地的沟坎坡梁,悬崖石缝,随处可见,生命力极强。芒草像无畏的勇士,不择地域,不惧艰险,随处扎根,随遇而安。

从地方青年到军官,老万每一步都在和时间赛跑,就如同大山里的芒草一样,哪怕再平凡,哪怕被生活压弯了脊梁,也依旧迎风而长。

1990年老万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拮据的家庭差点让他辍学,最后还是靠着邻里乡亲的帮衬才勉强地读完了大专。所谓山里的孩子早当家,从小老万就要为生活不停奔波,每个寒暑假都是老万最忙的时候,刷盘子、搬砖、架设通信光缆……只要能赚钱,不管再苦再累他都干。长沙、金平、合肥、郑州、昆明……那些老万漂泊过的城市都给他留下了烙印,有的是往事,有的却是伤疤。

生活让他经历着同龄人不曾有的艰辛,同时也练就了他咬石嚼铁的坚韧性格。

2012年6月,老万那时在怀化支教,暴雨导致洪涝灾害突发,差点让他和学生一起被困死在教室里,最后是前来抢险救灾的解放军救了他。

在救灾安置区里,老万看着一个个为了救人不眠不休的解放军,一个念头在心底悄悄萌发。

那年12月,23岁的老万去了长沙当地的武装部,兜里揣着的是一张填写好了的入伍申请表。老万说,当时的他没有一点犹豫,也没有多想,只觉得有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自己——如果再不去参军,年龄就超了,到了自己老去的时候一定会追悔莫及。入营后的老万成了新兵营里最老的“新兵蛋子”,甚至比很多老班长的年龄都要大。也许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他的从军路必将充满挑战。

有人叹息道:“老万,老万,你起步太晚,在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军营里,你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消除年龄的差距。”他总是笑着说:“军旅本该跋涉,年龄岂能阻挡?”

正如老万说的那样,从进入军营的第一天起,他就从来没有因为年龄烦恼过,有的是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听说考学能提干,他便买来书自学,热血满满地“啃”起了,殊不知买来的竟是几本盗版书。在当兵的第二年,老万硬是凭着这几本盗版书考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军校。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在战友眼中一向抠门的老万特地买了块手表,来激励自己不断与时间赛跑。

快点,再快点,他玩命的奔跑,只为能在5公里上缩短与“小鲜肉”们的差距。在他眼中,年龄大永远不是可以屈居人下的借口。

快点,再快点,他起早贪黑地练习装备操作,为的是熟悉所有功能模块把装备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在演习时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

快点,再快点,他发疯般汲取知识,拜身边能力出色的人为师,只为能全方位补齐自己的短板。

“时间是生命的本质。”老万说,他想走得远点,想有点作为,如果不只争朝夕,怕是难以实现自己的心愿。

在某学院的野外训练场上,铿锵有力的口令声在空旷的地域里久久不息。

“预备!放!”三个班长依次下达迫击炮发射命令。只见前方的高地上扬起一大片尘土,但爆炸声却只传回两响——学员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不就是一枚未爆弹吗?谁跟我去排弹?”教员当机立断下达指令。

空气仿佛凝固起来,有的学员背上甚至冒出了大片冷汗。虽然都学过未爆弹排除的理论知识,可真要在第一次实弹演练时就亲手定位和排除未爆弹,不少人心里都打着鼓,忐忑不安。

“报告,我去!”在大家脑子还在发蒙时,一声坚定、洪亮、果决的报告声传来。只见老万第一个扛起大锹,三两步就走到队伍前列,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双腿一点儿也没有打颤。

老万的举动似乎点燃了其他人的斗志,几名学员也跟着站了出来。

看着老万和几个学员一起向落弹区搜索前进,站在后面的学员能做的只有等待,而等待却又是如此漫长。不远处的硝烟已经淡去,剩下的只有出奇的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传来一声巨响,未爆弹被排除了。看见老万一脸轻松地走来,原来真是他最先发现那枚未爆弹。

“只要不被困难和危险吓倒,细心些总能发现蛛丝马迹。”他给身边的战友解说道,未爆弹在下陷的过程中会与土层表面形成一个小漩涡,只要找到了它,就能大致确定未爆弹位置。然后再轻轻把周围的土刨除,就能配合拆弹员顺利排爆了。

勇敢的人不是没有畏惧,而是征服了畏惧。老万说,自己的爷爷是个老党员,他就是随了爷爷的性子,当有人退却时,他乐意去做挑起大梁、领着大家走出困境的那个人。

正是凭借这股如同芒草一般的坚韧与无畏,老万的军校生活走得十分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荣誉获得了一大摞。

三年的军校生活转眼即逝,然而就在这时,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学了三年炮兵专业的他被分到了勤务支援旅。

要从老炮转职成为一名合格的通信兵,意味着接力、电台、卫星等5大类20余个专业需要拿到通行证。下到新单位的第一天,老万便跟着连队走上了训练场,一头栽进装备车里钻研起来……

生如逆旅单行道,哪有岁月可回头。平凡,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平淡。平凡,也可以胸怀远大的梦想。老万,老万,你就是一棵迎风挺立的芒草,扎根在军营不断拔节疯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