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军营:激战长江!“钢铁系”兵头跟你聊聊斗浪那些事儿

来源:国防部网 作者:王超 周盟 责任编辑:张宏洲 2018-03-02 00:25:29

“你们营区环境真不错,大大小小好几个池塘。”

“是的,我们平常会在那里开展一些水上的训练作业,什么抗眩晕啦……”

上面的对话发生在我和东部战区某舟桥旅重舟一连士官门桥长张于明之间,“一池春水”于我是“观”,于舟桥兵则是“战”。

舟桥旅官兵在长江上架设浮桥。

但那“一池春水”并非是“主战场”,营区外那波涛汹涌的长江才是。这支舟桥劲旅驻守金陵城,平时担负着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战时承担着保障部队南北机动的使命,踏浪渡江,上演一场又一场战士与大江的搏击。

(一)

在舟桥旅的士官长们口中,我常听到一个词:“成长”。“成长”,仿佛是贯穿他们从“新兵蛋子”到士官长军旅生涯的一个注脚。

然而,当我问张于明“这些年戎马生涯的关键词是什么”的时候,他却给出了另一个词——“坚持”。“坚持”,听起来仿佛比“成长”更多了一分韧性与痴劲。

事实的确如此,去年旅里举行“感动舟桥旅”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对革新能手张于明有这么一句颁奖词: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军十三载,他这股子韧性和痴劲倒是从来没变过。

 张于明荣获感动旅队新闻人物。

生活一开始对张于明并不温柔,自幼父母离异,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在学校里也成了经常被欺负的对象。他15岁时爷爷去世,困难“推陈出新”,让他毫无选择的余地,只能早早退学帮助奶奶干农活,外出打工,靠几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来养家。

“要不回来当兵吧?学个技术也是好的。”家里人的一句话成了张于明那时候的一盏明灯,也成了他军旅故事的一个楔子。但命运却给他准备了另一个剧本,他没能去学技术的修理连、汽车连,而是来到了舟桥连,扎根在了如今这个专业。

“既然来了,我就要坚持下去!”揣着当个好兵、给家人长长脸的愿望,“最好的实现途径就是学习了”。无论训练多么辛苦,张于明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时间坚持学习。入伍时仅有初中学历的他,在比武中多次斩获名次,同时还在八年内完成了高中、大专再到本科的学历“三级跳”。

张于明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有这样“升级”过程的张于明放在游戏中可是能称得上“硬核玩家”了,可他的“打怪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这“怪”是个啥呢?铁疙瘩。

2011年,某型舟桥装备配发张于明所在连队。面对这套集液压系统和自动化于一体的高技术装备,张于明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

很快,在大家的聚力攻关下,当年的野外驻训中新装备便投入使用,但同时新的问题也来了。

湍急的长江上,新老装备连接时看似缓慢,却产生了巨大的撞击力,“铁疙瘩与铁疙瘩撞在一起,不是这里凹陷就是那里坏掉,甚至有次训练还差点让作业的战士跌入水中。”

“硬核玩家”张于明坐不住了,这个“怪”必须得打。

张于明在研究装备。

他首先想到的是效仿汽车减震器,但跑遍单位附近所有的汽车修理厂家,得到的答复却只有一个:撞击力重达数十吨,难度太大,无法生产。

于是张于明决心自己动手制作,还把本来打算邮寄给妻子的两千多元钱买来了钢板弹簧等器材,可反复实验,效果却并不理想,钱也打了水漂儿。

妻子埋怨他瞎捣鼓,个别战友也对他冷嘲热讽:“专家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你一个当兵的瞎操什么心?”

放弃?不可能。

张于明反复向生产厂家和修理营技工咨询请教,靠着自学啃下了冲击力学、舟桥使用原理等十多本专业书籍,还专门制作了实物比例模型进行实验,“将柔性和刚性结合起来”,最终研发制作出一套门桥连接防护装置,并被原总部表彰为“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故事听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开始张于明自我介绍的话,“张于明,‘用于明天’里的那两个字”,果真名若其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