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首席试飞员邓友明:“鲲鹏”万里不是梦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天南 马彦军 杨元超责任编辑:乔楠楠2018-08-10 08:29

“试飞员就是设计队伍中的一员”

“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出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德国航空先驱奥托·李林达尔的这句名言,几乎是试飞员事业的教科书般的脚注。

在一次交流活动中,邓友明对年轻试飞员说:“试飞员不仅要胆子大,还要对发现的问题多打几个问号,故障出在哪里?有哪些特征?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这份体会,源于一次危险的经历。

在某机型试飞过程中,邓友明接替另一位飞行员操纵飞机,他感觉驾驶盘越来越歪,第一反应是一边升力大、一边升力小。他朝机舱外望去,只见飞机冒起白烟,油不断涌出来。

原来,刚才的飞行员已开始调油,其他机组成员并不知晓。一旦继续调下去,一侧发动机必然停车,如果另一侧发动机也停车,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邓友明果断停止调油,并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让飞机飞回正常航道。

返航后,邓友明带领机组成员探索设计出“飞行准备卡”,提高了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减少和避免了试飞的差错。

这张“飞行准备卡”里,包括飞机状态、任务性质、飞行员情况等信息,机长和机组成员、参谋、指挥员都要一一签字。

有人说,第一代试飞员是勇气型,第二代试飞员是技术型,邓友明等第三代试飞员则是专家型——“会飞的工程师”。邓友明有句话广为人知:“我们驾驶的飞机是航空工业发展的结晶,作为试飞员必须要尽心尽责。”

在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眼中:试飞员就是设计队伍中的一员。

试飞员深度参与设计环节,在我国运输机研发中尚属首例。

“试飞员及飞机设计工程师聚到一起,办公、生活节奏几乎一致。”邓友明回忆说,大家朝夕相处,团队间的沟通可以做到“零距离”,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不仅如此,高效顺畅的沟通使得试飞员早在设计环节就可以提供意见。

座舱布局是否合适?控制板、显示器是否合理?机组操作手册是否完备?地面模拟台做得“像不像”?邓友明说:“在这些细节方面,设计团队都充分吸纳了试飞员们的建议。”

“运-20首飞前,仅地面滑行就做了许多次。”邓友明说,经过大量地面准备和充分论证后,试飞小组对运-20的科研首飞充满信心。

“我们还做了一个开创性的试飞动作——飘飞。”在邓友明的记忆里,那一天,天空格外晴朗,机组成员加大油门,长长的跑道上,飞机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

继续加大油门,巨大的轮胎轻轻离地,在距离跑道1米左右的高度平飘数百米,之后又稳稳着陆。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动作,为接下来的首飞打下坚实基础,也给领导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现场主管领导当即决定:提前首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