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王成式的英雄人物:胜利永远属于志愿军!

来源:央广军事 作者:朱西迪 王锐涛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12-05 20:46:31

“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系列节目

《王成式的英雄人物》中篇:胜利永远属于志愿军

“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系列节目,今天请听《王成式的英雄人物》中篇:胜利永远属于志愿军。主讲人:董保存,采制:朱西迪、王锐涛。

【电影声】“亲爱的首长、同志们,胜利永远属于我们”爆炸声

电影《英雄儿女》中,在阵地就要失守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王成拧开了爆破筒的导火索,扑向了蜂拥而至的敌人。在志愿军的战史中,危急时刻拉响爆破筒、手榴弹、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是一种普遍现象,“王成”这一形象也成为无数志愿军英烈的化身。

“从小说到电影剧本的过程当中要进行一次新的创造,这个创作的执笔人也是我们一位老兵,后来又当过我们昆明军区的文化部长毛烽同志。他要创作成一部电影就需要从更多的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当中提取更多典型意义的情节。当时毛烽同志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另一位战斗英雄杨根思,我们20军的一位战斗英雄杨根思。

杨根思的故事最精彩的就是最后这样一段。他们在长津湖作战过程当中,当时在这个地方进行作战的时候,他们已经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他当时带领着他们那个三排就在这个阵地上坚守,一直从拂晓打到黄昏的时候他们阵地上只剩了五六个人了。这个时候他们八班的一个战士运手榴弹运到阵地上来了,并且带来了副营长给他写的字条,上面写着亲爱的三连的同志们,你们是钢铁的部队,要守住这个阵地,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守住。杨根思看看他周边的几位战友,握着拳头对他们说,这个阵地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敌人凶,我们比他更凶,子弹拼光了,我们拼枪托,拼断了枪托再拼铁锹,阵地绝不能丢,丢了阵地就是丢我们的脸,丢我们中国人的脸,在美国兵面前如果丢了脸,我们是无法见父母的。他把手中的冲锋枪挥舞起来说,就是剩下一个人我们也要守住这块阵地。”

1950年冬季,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发动攻势,将美军分割包围。气温零下40多度,杨根思和三排的战士们坚守着“1071.1高地”东南屏障的小高岭,以切断美军南逃退路。敌人派出了素有“王牌”之称的美陆战第一师,在重炮、坦克、飞机的掩护下,疯狂冲击志愿军阵地。

“这个时候敌人的炮声又响了,敌人把成千上万的炮弹炸弹抛在这个小高地上,然后就组织起了冲锋,在烟雾当中重机枪排长爬到杨根思面前跟他说,我这个重机枪子弹打光了。杨根思问他,人呢。重机枪排长说除了我以外只有一个负伤的射手了。杨根思下命令,说你们撤下去。机枪排长不走,那你怎么办呢?杨根思说有我在,这个阵地就在,武器都是我们的财产,绝对不能丢失,你们赶快撤下去。机枪排长还要说什么?最后杨根思非常严厉的说,这是命令,我命令你撤下去。这时候机枪排长就含着眼泪退下去了。

这个时候更猛烈的炮击又开始了,整个阵地上打的是硝烟一片。美军陆战第一师最后就冲上这个高地来了。就在这个时候,让那些美军不可思议的一个现象发生了,杨根思抱起了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了导火索,他只身扑向敌群。当时的美国士兵已经惊呆了,随着一声巨响,我们的杨根思同志就和40多个敌人在这里同归于尽,这就是杨根思。

这件事情使得我们当时的编剧毛峰同志印象极其深刻,他想他创作的这个主人公王成应该有这样一个结局,但是这个结局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形象,这个壮举,和王成背步话机的形象还是有差距。就在他这个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另外的一篇通讯,或者说另外的一篇文章把他给从这个方向转向了另外一位王成式的英雄于树昌。

1953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发起了夏季反击战役。为了摸清敌人守备的核心阵地情况,志愿军组织突击分队占领了281.2高地。当于树昌和战友们完成标记火力点作业、准备撤离时,敌人开始组织兵力、大举反扑。

“于树昌是原来咱们23军73师218团的一个战士。1953年的6月29号,这个218团奉命对石砚洞北山这个地方有个叫281.2的高地,还有两个无名高地,对这两个高地上的敌人进行攻击,当时团指挥所,团长孙斌、政委许成他们一块研究了这个进攻方案。

6月29号夜里10点,我们的炮火打击以后,敌人的阵地是一片火海。这个时候通信连一般的步话员于树昌同志不停地向我们团指挥所报告当时的战斗情况,随时调动我们的炮火对此进行支援。在炮火猛烈的支持下,连续打退了敌人整班、整排、整连的六次反扑,打死打伤敌人300多人。这个时候天亮了,亮了以后敌人的进攻就愈加激烈了。敌人先是用炮火把我们整个阵地和阵地前沿炸了个遍,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阵地上的其他同志几乎全部阵亡了,就这个无名高地上只剩了于树昌一个人,他在这里调动我方的炮火向着进攻的敌人不停地开炮,这样使得敌人前几次反扑都没有能够扑到我们最终的阵地上。”

战斗从黑夜打到白天,志愿军打退一波攻势,敌人凭借兵力优势又再度集结反扑,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于树昌一个人,敌人包围了他所在的地堡。于树昌拉响了最后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直打到中午12点多,这时候敌人一个连的兵力反扑上来了,于树昌当时就在一个地堡里边,这个情况非常危急了,因为阵地上只有他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要想阻挡住敌人,他就必须呼唤我们的炮火来打击冲上来的敌人。这个时候团指挥所那个耳机里声音很大,于树昌急促的呼喊,团长快打啊,敌人包围了我们的地堡,快打,狠狠的砸,就朝我的地堡打。然后他还呼,炮兵同志开炮啊,你们不要管我,赶快开炮,向我开炮!他甚至喊出的最后的声音是为了胜利,对准我的地堡开炮,向我开炮。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英雄于树昌同志拉响了最后的手榴弹冲向了敌军,团指挥所的耳机里听到了一声爆炸之后就再什么也听不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炮声吼了,刚刚爬上山的敌人也被葬身在这个火海当中。

这段事情让我们的编剧毛烽同志看完这个文章以后他觉得太适合像王成这个形象来做这些事情了,所以他就选用了于树昌同志这样一个最后牺牲的情结。这样把杨根思同志壮烈牺牲和于树昌同志壮烈牺牲,他把它经过艺术概括就成为了现在王成这个电影最后那种震撼我们人心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就是这样来的。我们经常说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表现得非常充分的,这种民族精神就看在你的队伍当中有什么样的英雄。如果出一个王成他可能是个例,如果在志愿军部队出了无数个王成,同志们可以想见,我们这支部队所展现出来的这种民族精神,不正是我们这支军队要永远发扬下去,永远传承下去的吗?”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