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营,感悟初心的温度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闫飞 付晓辉责任编辑:丁杨2019-08-08 09:14

在连队机械场,老兵们参观新装备,感慨部队发展变化巨大。王亮 摄

思念军营的时刻——

“每个兵都像是连队的一个孩子,行千里万里,仍对她牵肠挂肚”

踏入连队营门的那一刻,袁西岭的眼圈就红了。

51年前,22岁的袁西岭入伍来到连队,成了一名风钻手。此后的8年里,他一头扎进群山深处,撸起袖子、抱起钻机、钻进坑道,终日一身汗一身泥地钻洞开岩,父母去世没及时赶回去,儿子重病也没及时赶回去……

退伍后,袁西岭返乡务农。长年累月里,他饱受尘肺病、风湿病折磨,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日子并不好过。

日子不顺心的时候,他就打开衣柜,看看里面珍藏的那些军绿色的搪瓷缸、洗得发白的毛巾,想想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得知战友们相约重回老连队,袁西岭满口应允。出发的那天,老伴感觉年过七旬的丈夫“整个人都精神很多,也没那么咳了”。

“每个兵都像是连队的一个孩子,行千里万里,仍对她牵肠挂肚。”在连队荣誉室,听袁西岭声情并茂讲起当年那些艰苦奋斗的故事,一名年轻的战士感慨:尘肺病改变了他肺的颜色,但那颗心永远鲜红。

时光不是阻隔,思念从未搁浅。

1964年,18岁的胡玉琢入伍到连队,没多久就钻进了山里。4年后,工程完工,他也退伍了。

55年过去了,胡玉琢已是古稀之年。如今的他身患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明显,好多事都想不起来。但那天回到连队,几个老兵齐唱连歌《歌唱二郎山》,胡玉琢一字一句唱得字正腔圆。

“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90后”战士孙金龙说,那是他听过的最动听的《歌唱二郎山》。

卸下一身征尘,褪不去军旅情深。

一群老兵中,一瘸一拐的林克战格外“显眼”,他的左腿截过肢,比右腿短了4厘米,这是他排哑炮时“死里逃生”留下的印迹。

对于36年前的那次爆炸,经历大小4次手术、医院养伤两年的他并不愿多讲。可谈起有军旅情结的女儿,林克战就打开了话匣子:女儿没考上军校、也没当上兵,但在大学毕业后考取了一家部队医院的非现役文职,后来嫁给了一位部队干部。

林克战很欣慰:“自己未了的军旅情正在下一代人身上延续。”离开连队,老兵们也都很欣慰——他们的事业,正在一群和当年的他们一样年轻、一样勇敢的官兵肩上传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