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兵讲述航天科技事业发展——

“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让我备感自豪”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周长青、王丹、乔振友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8-28 11:08:30

1977年,张宝成(中)向朱光亚(右)汇报工作。照片由张宝成提供

张宝成正在给大学生讲述红色故事。郭建宇摄

讲述人:张宝成

原国防科技大学老干部办公室主任, 1947年10月入伍,1958年调入东风基地工作,1987年1月离职休养,荣获“抗美援朝纪念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整理人:周长青、王丹、本报记者乔振友

今年7月1日,我生日那天,我的老部下给我打电话,除了祝福,还带来了一串好消息,他们说,“长征”将迎来第309次飞天、“玉兔二号”开始巡视探测月球、“嫦娥四号”登月成功……这么多喜事可让我高兴坏了。

我是一名老兵,今年93岁了,能和党同一天庆生,我无比自豪;能为航天事业奋斗28年,见证祖国航天事业发展,更是我的骄傲。

1958年,我调到了东风基地工作,也就是今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时基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就是落区(弹头着陆区)。早上的洗脸水留着晚上洗脚,洗过脚后再和煤渣。指挥所更是简陋,连会议室都没有。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钱学森来到场站,当他亲眼目睹了这里无房住、行车没有路、用水困难的条件时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同志们的精神面貌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我们的事业需要西域航天落区人,一代一代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落区人一直没有忘记钱老的嘱托,顽强地战斗在这块不毛之地,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2009年,纪念落区成立50周年之际,老部队邀请我重返故地。当年的“生命禁区”变成了“希望之海”,曾经的东风基地已经更名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年我们工作的仪器已经换成了我们都不曾见过的现代化装备。

这些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更是亲历“两弹一星”辉煌,见证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至今我仍记得,1960年中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我负责政工组工作;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太空唱响“东方红,太阳升”的时刻,我还曾向钱学森汇报过工作;1980年,我国洲际导弹首次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全程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刚刚参军的小儿子参与了保障任务,我也有幸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庆功宴。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了华夏民族的探月梦;2019年8月17日,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三星”,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新篇章……一代代航天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也让我这个老兵备感自豪。

人们总说我们航天人是创造神话的人,而我们共产党人不信鬼神,只有信仰,为了这个信仰,一代代航天人开山劈石、战天斗地,呕心沥血、虽死犹生。我相信,只要我们接续奋斗,伟大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