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影像,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单慧粉  李树岭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19-12-04 10:25:35

写在前面

11月1日至4日,一组名为《家国记忆——百名返乡老兵影像展》的作品亮相2019陕西第四届国际丝路影像博览会。6年时间,河北省武安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军昌,深入走访了武安市的21个乡镇150多个村庄、190余处红色遗址,采访了169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返乡老兵。一张当年英姿飒爽的军装照、一张近照、一张复员退伍证明、一段参战立功受奖经历的介绍文字,组成了一组组感人至深的老兵特写,引来众多观众驻足观看。11月18日,记者走进武安,聆听百余幅老兵影像背后的故事。

2019陕西第四届国际丝路影像博览会上,刘军昌(左二)向观众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吴宽宏摄

岁月静好,总有一种感动拨动心弦

“您参军前是做什么的?”

“放牛。”

“退伍后呢?”

“放牛。”

“都是放牛,那您为什么还要去当兵?”

“不一样。参军前是给地主放牛,退伍后是给自己放牛。”

这是来自刘军昌与94岁老兵王金昌的一段对话。老兵字里行间对家与国的感悟,让刘军昌深受感动,他为自己的这组摄影作品取名为《家国记忆》。

武安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八路军第129师挺进太行,开辟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曾两次驻扎武安。为支援革命战争,武安有1万多名子弟参军参战,他们跟随刘邓大军南下西征,千里挺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决战淮海、横渡长江、进军大西南、解放大西北;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时光如流水,倏忽半个多世纪。曾经驰骋沙场的小伙子,如今健在的已不足200人……

心起波澜,源于见证,更因感受。作为一名土生土长、深受红色文化熏陶的武安人,从2009年起,刘军昌开始关注红色遗址和红色文化。

“谁对红色遗址最了解?是那些曾经历过战火的老兵。”那些和战友一起挖过的战壕、住过的山村、爬过的山梁、穿过的树林、渡过的江河,如今成为红色旧址供后人瞻仰,但对老兵来说,那是一段早已尘封的峥嵘岁月、一段沉甸甸的家国记忆。刘军昌决定把镜头对准在乡复员军人。2013年开始,他选择与时间赛跑,扛着“长枪短炮”跋涉于武安的山村街巷,一场以“铭记”为主题的抢救性采访之路开始了。

风云激荡,犹记得当年金戈铁马烽火起

张先的老人爱笑。发黄的老照片中,桃李年华的张先的,梳着两条油黑的麻花辫,微微弯起的丹凤眼传递着一名女兵的乐观与自信;彩色的照片中,耄耋之年的张先的,一头干练的银色短发,岁月刻下的皱纹爬满了脸庞,但她依旧笑容灿烂。

但这位爱笑的老人,最近总是愁容满面。原来,老人家中遭窃,装着军功章和证件的皮箱也不翼而飞,这可把她急坏了。老人的儿女告诉刘军昌,她把这些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平时很是珍惜。

1948年7月,新婚不久的张先的跟随丈夫张庆贤报名参军。丈夫随刘邓大军南征北战,而张先的乘敞篷小火车,转道平汉铁路,一路南下到广西南宁,后又转战四川重庆开展土改和剿匪工作。当时,四川渠县青龙乡一带,土匪猖獗,民不聊生,并不时袭击乡公所和工作队。她到寨子里发动群众,搞“双减”运动,在区公所工作时,还以区公所妇女干部的身份,主持公判大会。1952年,张先的退伍返乡务农,深藏功名,默默奉献。

“这些荣誉,属于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能拿出来显摆啊?”要不是刘军昌的刨根问底,儿孙辈还不清楚张先的曾是手拿驳壳枪、飒爽英姿的军中“花木兰”。

和张先的一样,今年88岁的崔井顺,也不愿向儿孙多说自己的战争经历。崔井顺曾参加过大小十几场战役,5次负伤,在淮海战役中被敌人冷枪打中左眼,子弹从左眼进去,左耳穿出。之后,他带伤坚持参加渡江战役和剿匪战斗,于1953年退伍返乡。

“当时敌机就擦着我们的头皮飞过,炸弹投下来,能炸出四间房屋大小的坑,我亲眼看见同乡的战友倒在了我的面前……”每个难眠的深夜,崔井顺只要一闭上眼睛,一幕幕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便历历在目。向刘军昌回忆起牺牲的战友,崔井顺不禁声泪俱下,“和牺牲的战友比,我是幸福的,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硝烟散去,卸不下那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硝烟散去,英雄隐退。他们有的在部队提干继续建功军营,有的转业到地方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或因战受伤,或响应国家号召,复员返乡,封存血与火的记忆,深藏功与名的光环,转身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建设者。

刘军昌走访的169名返乡老兵中,年龄最大的张玘恒104岁,最小的高桂枝也已经84岁了。由于年事已高,他们中有的思维和口齿都不怎么清晰了;有的记忆衰退,难以详细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经历。但当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选择时,他们都表示无怨无悔。

今年86岁的曾维纪,1951年入伍,曾任西南军区保育院生活助理员,1954年转业到四川涪陵专署地委幼儿园。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1958年她自愿放弃原工作,随丈夫回老家武安开荒种地,支援农业建设。

看到家乡教育落后的现状,曾维纪夫妇拿出全部的转业费,购置了儿童教具,在得义村办起了幼儿园,一干就是几十年,没有一丝怨言。曾维纪至今还珍藏着两枚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纪念章”和“第二炮兵学校毕业证章”。她说,这代表她的初心,她的坚守,她的无悔人生。

翻看这169名返乡老兵的简历,我们或许能够读懂“曾维纪们”的初心——93岁的靳文秀,曾担任里伏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兴修水利;92岁的崔春阳,曾开着村里第一台拖拉机,带领村民生产致富;86岁的孔祥书,返乡后在村大队卫生所工作,一辈子为村民坐诊看病……

战争年代,他们为国披战甲;战火平息,响应号召建设家乡。在他们身上,彰显了激情燃烧后的高风亮节,诠释了“岁月增中减,年华朝夕间”的平凡与伟大。那些情感与追求,因为纯粹,所以珍贵。

“感动、感动、再感动。”在与刘军昌的交谈中,他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英雄是熠熠生辉的星辰,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灯塔。岁月催人老,当年鲜衣怒马的小伙子、“花木兰”,转眼已是暮年。但在刘军昌的镜头下,我们分明感受到,时光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英雄坚毅的目光和心中的信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