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高文俭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11-16 08:45:10

■高文俭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发展趋势的科学研判,体现了对战争制胜规律、科技创新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我们紧紧抓住新时代科技兴军这一强大引擎,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是战争需要

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是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必要之举,是打造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要求,是强国强军的形势所需,是人民军队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要自觉用习近平强军思想统一意志和行动,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谋求世界军事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当前,国际体系深度调整、世界新军事革命方兴未艾、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高级阶段智能化战争演变,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军事因素在国际战略竞争中的角色更加突出。战场空间从传统的陆海空天电网物理域向社会域、认知域拓展,无人作战、分布式作战和多域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传统军事战略、作战理论、武器装备都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革。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要占领世界军事制高点,就必须走科技兴军道路,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练强能打胜仗过硬内功的必然选择。能打胜仗是军队的职能所系,关乎军队声誉和军事斗争准备质量。世界上没有哪一支军队不把打赢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军事目标。能打胜仗反映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方向所指,力量所聚,练强打仗内功必须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一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军队是没有出路的。当前我军已完成“革命性重塑”,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客观上具备了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提振了能打仗、打胜仗的军心士气。但要清醒看到,习主席深刻指出的人民军队建设“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足”和指挥员“五个不会”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部分官兵机械化思维根深蒂固。这种情况下,唯有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才能真正在思想上来一次头脑风暴,立起创新思维,扭住核心技术,创新战术战法,练就过硬打赢本领。

实现强国强军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中国梦蕴含强军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历史意蕴独特而厚重。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样,实现强军梦也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步。强军梦的目标就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而这也是创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目标。因此,强国强军无一例外地要求下大气力抓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实践创新。

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方法路径

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理念是先导,科技是支撑,军民融合是依托,科技练兵是手段。只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军民协同,才能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更新理念是先导。意识决定行动。要认清战争制胜机理,把握战斗力生成的规律,更新思维方式和建军理念,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牢固确立创新驱动、信息主导、体系建设、质量效益的理念,从思想认识上来一次大破大立。从新的时代特征审视创新的地位,把握新时代条件下创新具有的整体性、联动性、迭代性、超越性特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创新的价值,深刻认识创新对占领先机、赢得主动、谋求优势、奠定胜算的战略支撑;从备战打仗认识创新的作用,未来网络战、太空战、无人战、智能战等作战样式将成为战场主角,需要创新作战方式,认清创新对提高新质战斗力的贡献率。

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要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立足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发挥军事需求牵引作用,完善军事需求生成机制和国防科技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规划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明确未来技术创新的努力方向、重点领域及实现路径,整合调配军地资源,把国家战略意志变成战略能力。紧紧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寻求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的突破,打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链条,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实现基础性领域引领式发展。在军事电子信息、太空和网络防御、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等关键性领域和发动机、关键电子元器件、军用特殊材料等技术瓶颈问题上实现自主式突破。

军民融合是依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必须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要积极探索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发展规律,搞好顶层研究和规划。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大规模应用之势,借“中国天眼”、量子卫星、中国超算等快速发展之风,做好国防科技转化这篇大文章,形成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布局。要系统梳理现行军工行业标准,科学制订军品科研生产的通用、共用性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军民融合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完善和细化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立项论证机制、成果报送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完善国防科技成果的产权确权和利益分配机制,实施军民协同创新。

科技练兵是手段。掀起科技练兵热潮是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手段。再好的高科技、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列装部队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达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真正形成战斗力。要激发部队练兵热情,克服“恐高”心理,加紧训练,把武器装备蕴含的巨大威力发挥出来。要注重运用科技训练手段,大力发展高科技模拟训练装备器材,通过运用兵棋推演、仿真演练、智能训练、远程控制等高新科技设备系统,提高军事训练的逼真度,给军事训练插上科技翅膀。同时,通过开展实案化实战化军事训练,检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战场耐受力和稳定性。

牢牢把握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第一资源”

人才强则科技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科技兴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必须牢牢把握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强化人才强军思想观念。自觉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军事人才工作,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理念,增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培养造就一流军事人才摆在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首要位置,坚持把军事人员现代化作为创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战略举措,抓紧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工程,慧眼识才、诚意爱才、大胆用才、多法聚才,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得其所的生动局面。

把握人才建设的关键。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和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要适应现代战争体系对抗、联合制胜的特点要求,针对懂打仗、会指挥特别是精通联合作战的人才还比较匮乏的现状,深入探索把握联合作战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创新联合作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新型作战力量关键领域人才专项工程,扬长补短,精准施策。按照全系统全要素人才培养要求,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切实形成支撑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重点人才方阵。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机制。要遵循军事人才成长的特点规律,着眼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全程对接、聚向发力,构建完善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院校主渠道作用,完善协作培养机制;发挥在职训练的大课堂作用,建立岗位练兵机制;发挥换岗锻炼辅助作用,建立复合培养机制;发挥人才示范作用,建立精英式人才选拔机制;发挥作战效能牵引作用,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发挥新型作战力量主导作用建立科技人才调控机制。

推动军地合力培育人才。拓展军民融合的领域和范围,积极推进部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发展,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统筹利用人才培养资源,坚持走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优势和我军院校特色,健全军事人才依托培养体系,构建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军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格局。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改善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和机制,增加军队的吸引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