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克之变”谈练兵备战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郝东红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1-09 09:36:12

近日,国际计量局投票决定,从2019年5月20日开始,标准质量单位不再是国际千克原器,将使用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这标志着人类将不再依赖于自然界实物,而是运用自然法则来定义标准质量千克。

审视军人练兵备战主业,真正衡量训练场、演练场得失的,并不完全是平时考核量化出来的米数、环数、秒数,而是战场硝烟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平时备战只有把影响战争成败的普遍规律作为衡量器,才经得起战争实践的检验。对于质量的衡量,人类已找到适宜的计算公式和自然法则。而战争准备质量的高低,需要我们思考更贴近实战,符合战争规律的标尺。

认清战争本质抓备战。“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衡量千克的标尺从“千克原器”到自然法则,减少了人为因素、外界干扰,使“量器”更客观、更接近真实。目前,战争形态已发生变化,已从机械化转向信息化,并向智能化演进。不同战争形态,其作战要素不同,制胜机理也相异。比如,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信息流决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争夺制信息权将成作战焦点,并将贯穿于战争始终。而在智能化战争中,剥夺和削弱对手智能运用能力,保持己方智能运用的自由,将成为未来战争焦点,谁掌握了智力优势,谁将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因此,提高备战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摸清未来战争的制胜机理,依据制胜机理来制订衡量备战质量的标尺,否则这种标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与时俱进抓备战。战争是最少保守的领域。战争规律也不会一成不变。如果科学家们迷信“19世纪物理学大厦已经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只需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的学术权威,就不可能在量子力学方向取得突破,千克也不可能用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虽然有些战争制胜规律和作战原则是永恒不变的,如“强胜弱败”“集中兵力原则”等,但这些原则在不同时代、不同战争形态下有着不同的内涵。比如,机械化条件下,受制于信息共享、快速机动、打击距离等因素影响,强胜弱败的侧重点是集中部署强大兵力,战胜弱小兵力。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大规模的兵团作战。而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强胜弱败的侧重点则是获取、共享信息的能力强大,以分散部署来隐藏兵力,躲避对手精确打击,通过快速机动、信息共享来实现兵力、火力集中,形成局部优势。因此,要与时俱进地制订备战标尺。在知变、识变、应变中练兵抓备战,是因循深刻变化、把握制胜机理的先决条件。在信息时代,面对战斗力的深刻变化、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分布式作战,信息优势制胜、体系破击制胜、联合行动制胜的规律日渐显现。官兵信息素养的生成、联合思维的养成、联战训练的开展,需要在突破思想观念壁垒、打破习惯做法中切实抓起来、练起来,唯有这样,才是适应战争规律抓备战,切实把暴露出的短板弱项找准、补强,如此方能经受得起战争终极“考场”、最严“考纲”的检验。

瞄准前沿技术抓备战。技术决定战术。在量子力学发展之前,用千克原器标示标准质量单位不失为理想选择,但量子力学给了人类认识、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新方式。在军事领域中,火药的运用使兵器从“冷”向“热”升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坦克的机动速度、装甲防护性和武装火力等技术性能的大幅提升,为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集群成功闪击波兰、法国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必将给战争带来深刻变化,不仅带来新的作战样式和方式,更带来战争制胜机理的变化,推进信息化战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演变。因此,基于前端、前沿技术升华对战争制胜机理的认识,调整优化战略战术势在必行。平时动员演训中要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训练和保障中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资源,为练兵备战提供有力支撑,拓展更多途径,带来新的增长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