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装备“临界值”要战斗力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杨振英 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9-07-05 22:32:27

电影《从海底出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期,一艘德国U96型潜艇在猎杀大洋上英国商船队后,潜艇艇身受损被迫返航。通过重兵防守的直布罗陀海峡时,为了躲避英军追击,潜艇下潜至“临界值”,甚至一度超过设计极限,最终成功逃亡。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剧情惊心动魄,结局更引人深思。试想,如果潜艇的深潜能力不足,或是下潜超过设计极限后性能不稳定,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结局?

恩格斯说过:“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进入信息化时代,发现即摧毁、开战即决战,任何细小的差距都有可能影响战争胜负。对军工企业而言,打造好用、管用、耐用的武器装备,拓宽装备精度、速度、高度的边界,向武器装备的“临界值”要战斗力,重要性愈发凸显。设计者巴顿在研制M1A2型坦克防护装甲时,找来了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两人各带一个小组,一组负责研制装甲,一组负责摧毁装甲。在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的较量中,坦克装甲防护性能的“临界值”节节攀升,不断超出预先的设计构想。

为了在战场上胜人一筹,军工企业必须保证装备“优生”:寒冬腊月,把极寒天气当作“砺剑石”;炎炎夏日,将高温高湿当作“炼丹炉”……有军工人笑称,自己常年过着反季节生活,只为检验装备的极限能力。

战场上不好用的装备再先进也只是摆设。部队官兵作为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向武器装备最大射程、最远距离、最高时速等“临界值”要战斗力,才能发掘出武器装备的战斗潜能。战争史上,士兵被逼入绝境、装备被用到极致的事例并不少。二战时期,盟军飞行员罗伯特·罗森塔尔执行任务后遭到敌方追击,4台发动机中3台停车,尾翼被毁,他靠仅有的1台发动机和副翼顺利返航;阿富汗战争中,为了解救身陷重围的指挥官,英军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在2400米外精准射杀敌人,而这一距离远超他所使用的狙击枪射程。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把装备的性能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就必须在实战条件下反复锤炼。英国早在一战时就发明了坦克,却未能发挥其机动、打击、防护等优势,而德国人古德里安发明闪击战后,将坦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军工企业不断拓展武器装备的极限性能,砥砺“剑锋”;官兵不断释放武器装备的战斗潜能,练强“剑法”,两者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在装备“临界值”上找到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