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基层主体 激发内生动力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小平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1-02-14 08:48:44

坚持基层主体 激发内生动力

——从脱贫攻坚战中汲取强军力量系列谈⑤

■王小平

内生动力是一种主动而为的上进力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创新力量,是一种无需扬鞭的进取力量。激发内生动力,难在“内生”,贵在“内生”。这种“动力”,一旦“内生”,力量无穷。

民胞物与,念兹在兹;民生冷暖,殷殷关切。

脱贫攻坚战既是一场突击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还是一场拉锯战。如何彻底赢得胜利?习主席指出:“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应该看到,穷根不单在口袋更在脑袋,拔不掉思想上的穷根,就树不起致富奔小康的自信。枪头不动,累折枪杆。如果缺少内生动力,别人再使劲也很难脱贫,即使脱贫了也难以持续。因此,脱贫攻坚,必须由内而外“扶”、从里到外“富”,先解决“志穷”,再解决“人穷”,使贫困群众“学会自己走路”。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实践主体,更是脱贫攻坚的动力来源。回望历史,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试水到特色乡村遍地开花,正是发端于基层农村农民的改革实践,才让广袤乡村迸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从近年来看,激发内生动力也是脱贫攻坚战取得成效的一条重要经验。比如,帮扶湘西十八洞村的干部给乡亲们既解“思想扣子”,更找致富路子,才让千年苗寨集体脱贫;帮建闽宁镇的一名名干部变“多干”为“多帮”,使群众认识到自己可以干而且能干好,最终战胜了“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实践证明,输血扶贫不如造血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只有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只有把外在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才能增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种子的力量无比强大,主要原因在于其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一种主动而为的上进力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创新力量,是一种无需扬鞭的进取力量。激发内生动力,难在“内生”,贵在“内生”。这种“动力”,一旦“内生”,力量无穷。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部队基层建设同样是一项复杂而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训练、教育、装备、后勤等各个方面。抓好基层建设,既需要领导机关精准指导,更需要基层自身抓建,尤其“要把指导帮建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基层自建能力上”。这既是经验之谈,也是现实所需。

我军“脖子以下”改革完成后,部队大多是“小机关、大部队”,基层单位范围更广、类型更多,传统意义上的营连比重明显下降,师团级别的基层单位明显增加。面对这些新情况,领导机关在帮建基层时只有指导不主导、统揽不包揽、到位不越位、帮建不代建,才能在为自己“减负”“瘦身”的同时,促进基层主动“增肌”“强体”。

基层建设好比孵小鸡,外力的孵化作用终究有限,小鸡破壳,归根到底还要靠内生动力。拄“拐杖”只能解燃眉之急,强“筋骨”才是治本之策。基层官兵处在部队建设的第一线,基层的情况自己最熟悉,基层的特点自己最了解,对基层建设最有发言权。只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基层建设,多些以我为主、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把连队当家建,把战友当亲人看,把打赢当事业干,就一定能把基层锻造成刀尖铁拳。

当然,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并不是让领导机关当“甩手掌柜”,在信任放权的同时,对基层遇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领导机关还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竭尽全力为基层解难。只有这样,基层建设才能在机关帮建和基层自建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武警陕西总队政治工作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