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系列谈丨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文清 周德旺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3-01-05 06:45:03

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是高效汇聚、精确释放全域多维作战能力的组织基础,对激发联合作战体系整体威力、制胜未来战场具有重要作用。面向未来战争,必须持续推进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构建与运行实践创新,加强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建设,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提供坚强支撑。

建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是以战略指挥机构为核心、以联合战役指挥机构为枢纽、以联合任务部队及其他指挥机构为基础构成的有机整体。打造坚强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需要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机构的差异,兼顾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体系设计、系统推进。

坚持任务牵引,优化指挥编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应当随组织目标、规模、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提升组织绩效,需要组织结构的内在系统与外部环境适时调适与匹配。实践中,应在刚性落实纲要法规明确的“标配”指挥编组基础上,充分考虑使命任务、作战样式、指挥层次、力量运用、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等因素的特殊性,科学构设各级各类指挥机构的内部功能、席位设置,合理配置相关职能。从外军的建设发展实践来看,应着眼平时、战时不同指挥状态运行需要,精细化确定指挥编组部署方案,充分考虑遂行任务力量的可能动态变化,预设指挥席位、预留指挥“接口”,通过多元化的指挥编组模式,增强指挥机构“韧性”,进一步提高联合作战指挥的统一性、专业性、敏捷性。

坚持以联为纲,选育指挥人才。“强军之要,要在得人。”加强指挥机构建设,首要的是解决好人才问题。应着眼形成与履行联合作战指挥岗位职责相匹配的指挥人才结构,科学测算军兵种与专业领域指挥人员、保障力量编配比例,进一步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选调、考评、交流、使用制度机制,合理规划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与发展路径,激发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队伍活力。应充分发挥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合力育人的重要作用,多管齐下,锻造大批懂作战、善指挥、会联合的优秀人才,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高效运转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坚持先进自主,完善指挥手段。未来的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不仅要有高素质指挥员,而且离不开高水平指挥手段。聚焦打赢未来战争,着力增强指挥活动的时效性、精确性、灵活性,需要深入推进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夯实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科技赋能重要作用,加紧开发利用先进军事技术手段,特别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指挥手段,提高指挥信息系统的先进性、有效性和自主可控水平。要推进指挥信息系统拓展运用、迭代升级和向下延伸部署,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起来,进一步畅通联合作战全系统全流程的各个链路,促进联合作战指挥效能提升。

加强指挥运行实践创新

指挥运行关乎指挥效能的发挥。加强指挥运行实践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以提高作战指挥能力为目标,一切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标准,扭住制约联合作战指挥的矛盾问题寻求突破。

科学配置指挥权责。指挥运行的实质是各级各类指挥机构为完成担负的作战任务而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中,各级各类指挥机构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明显增强,只有指挥权责配置合理,指挥员才能实时、高效调动相关作战资源,迅速达成作战目的。因此,要以提高联合作战指挥效能、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为指向,加紧完善指挥法规建设,明确各级各类指挥机构的权责清单,强化依法用权的意识理念,切实立起联合作战指挥权威。外军认为,科学配置指挥权责应深化细化临机授权、动态配权机制,增强指挥活动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提升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集中指挥、高效控制、精确执行的整体联动运行水平。

清晰确定指挥关系。指挥关系清晰与否,是衡量指挥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对于能否顺畅组织实施作战指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战争时空力量特性发生重大变化,多维战场空间融为一体,军事行动与政治、经济、外交等密切配合、综合发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构建与运行,需要遵循指挥规律和简明实用管用原则,进一步明晰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中纵向、横向各级各类指挥机构相互关系,理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内部要素与外部支援保障力量的相互关系,准确界定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内各指挥编组相互关系,从作战实际需要出发,灵活把握与正确运用指挥关系,确保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高效有序运行。

积极创新运行模式。运行模式决定指挥体系的运行效率。当前,联合作战指挥活动与指挥信息系统运用深度耦合,基于态势、基于预案、基于系统实施指挥已经成为世界强国军队的常态。这一变化,客观要求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要转变运行模式,从“人在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和实践“人—机”融合联动、指挥人员与信息环境实时交互的网络化群体协作运行模式,依托指挥信息系统实现多级分布式联动,使指挥体系的各个层次围绕指挥员意图实现尽可能平行地开展指挥工作,从而实现同步进入情况、同步感知态势、准同步进行决策、分布协作制定计划、动态自主协同等,努力缩短指挥周期,提高指挥效率,赢得指挥优势。

推进新域新质指挥融入

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中,运用新域新质力量实施非对称制衡的趋势日益突显,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已经成为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极。为此,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努力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并将其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前瞻研究作战运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作战运用研究是孵化形成指挥能力的基础。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突出特征就是科技赋能、效益倍增,其相比于传统作战力量,行动时间大幅压缩、作战空间多域交织、虚实攻防相互叠加、作用效果成倍增长。由此带来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战斗力内涵与作用机理发生重大变化,必将导致新的作战方法、行动样式发生深刻嬗变,这是打赢未来战争不可回避的时代问题,迫切需要前瞻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效用,为布局指挥能力建设提供需求牵引。

紧前发展指挥能力。推进新域新质指挥融入,是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外军不断紧前推动指挥能力建设,加大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融入。据悉,美军早在2010年就正式启动运行网络司令部,并于2018年将其升格为一级司令部,且加大力度向战区部署网络空间与联合电磁频谱作战指挥力量;德国、法国也先后建立网络空间作战职能部门;美、英、澳等国相继成立太空司令部。适应这一趋势,需要在加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的同时,深入探究其指挥机理、指挥方法、指挥流程、指挥保障,探索实践指挥机构设置、指挥手段运用、指挥力量培养,努力缩短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指挥能力生成周期。

研建训战耦合推进。新域新质指挥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将推动指挥活动由关注传统的兵力、火力、机动力为主向以信息力、结构力、智能力为主转变。适应这一变化,需要理论研究、能力建设、演训实践、作战运用各个环节统筹推进,使各级指挥人员深刻理解新域新质指挥融入对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建设与运行带来的变革,同频共振研究新域新质指挥问题,推动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发展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