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军区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民兵建设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单慧粉 臧晨雨 谭健 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09-27 08:21:59

向“民兵+”要战斗力

——青海省军区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民兵建设记事

初秋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满目金黄,随风摇曳的青稞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9月11日,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草原,随着一颗信号弹划破天空,民兵分队“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行动演练拉开帷幕。骑骏马、驾摩托,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快速集结,先后进行了生态巡护、打击盗猎、森林草原灭火等课目演练。民兵队伍精良的装备、过硬的素质、良好的精神面貌受到观摩演练的军地领导的好评。

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省军区系统如何履行新的职责使命?地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打造一支建用一致、精干管用的民兵队伍?去年以来,青海军地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契机,以“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为主线,探索出一条紧贴国防动员主责主业、紧贴军地桥梁纽带属性、紧贴地域发展节奏的改革发展路子。

“民兵+生态环境管护队”

——融合抓建打造专业生态管护力量

前不久,玉树州曲麻莱县“长江源头民兵第一哨”接到群众举报,通天河沿岸有一伙身份不明人员正向生态核心保护地域流窜。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约改镇民兵应急排接到县人武部命令,第一时间组织民兵生态管护员赶往任务地域,协助地方公安成功抓获2名疑似盗猎人员。

入秋雨水增多,在称多县海拔4100米的通天河畔,通天河生态民兵守桥班班长久美正忙着整修桥面。今年,久美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生态管护员,他不仅要带领民兵执行保交护路任务,还担负着通天河流域内的生态巡护、草原管护、保护野生动物等职责。

在这里,活跃着8000余名像久美这样的民兵生态管护员。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天河锁钥”等美誉。习主席在青海考察时曾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为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青海省军区在玉树州推开“民兵+生态环境管护队”试点探索。按照户有员、社有组、村有班、乡(镇)有排、县(市)有连的编兵格局,择优将生态管护员纳入民兵队伍;在三江源重要点位建设民兵监测哨,实时监测野生动物和生态变化;在重要流域建设民兵巡护队,采取无人机、骑马、骑摩托、徒步等方式,常态进行生态巡护;在核心自然保护区建设民兵应急分队,快速处置突发情况。

“民兵+基层政权工作队”

——民兵骨干为基层组织建设添活力

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圪垯村,青海开通的首列高铁的必经之地。

圪垯村的黑土地肥沃,是油菜花的海洋。高铁从大阪山隧道出来,即穿行于这片花海。高铁的北侧,5年前还是一片荒滩,如今种下了400余亩的树苗,一到夏天,一片郁郁葱葱。

站在这片林木前,浩门镇党委书记、民兵应急连指导员马吉祥很是自豪:“那年植树大会战,我们民兵仅用了10天,就种植了8万多株杨树!”

“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民兵建设不仅是武装力量的建设,也有利于夯实地方发展基础。通过平时的军事训练,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性和执行力,对干好基层工作具有促进作用。”马吉祥感慨地说道。两年来,应急连民兵有8人成为浩门镇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他们过硬的作风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活力。

“民兵队伍是一个大熔炉,也是武装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大平台!”海北军分区司令员王宝平说。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制定出台文件,连续5年选拔800余名优秀退役士兵,充实到青南藏区乡镇党政部门和基层政法公安系统工作,先后推荐81名优秀专武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187名民兵骨干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全省近6成的乡(镇)长、书记同时兼任民兵连(排)长,为加强基层组织工作打造了一支精干高效的民兵“工作队”。

“民兵+脱贫致富帮扶队”

——10支帮扶队助力藏乡村民拔穷根

在共和县倒淌河镇的哈乙亥牧场,牛肉食品加工厂厂长德桑洛刚刚与牧民索南才旦签下了购买135头牦牛、价值83.7万元的合同。德桑洛不仅是牛肉加工厂厂长,还是民兵排长、扶贫队员,索南才旦是他的结对帮扶户。

两年前,德桑洛退伍返乡,原本打算外出务工,共和县人武部领导带着优惠政策和致富项目找上门来。在人武部的帮助下,德桑洛贷款创业,很快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共和县所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土地资源贫瘠,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近20%。去年以来,该州成立民兵脱贫攻坚联合调研组,深入5个县36个乡镇,走草场、访牧户、进帐篷,对民兵帮扶队如何建、怎么用进行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该州组建了思想帮扶、文化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科技帮扶、双拥帮扶、产业帮扶、项目帮扶、结对帮扶、志愿帮扶10支特色帮扶队,按照“一队一模式、一队一平台、一队一举措”的要求,根据贫困户需求精准扶贫。同时,他们提出“131行动”结对扶贫计划,即1个干部带领3个民兵帮扶1个贫困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民兵骨干要发挥‘头雁效应’,主动担当脱贫攻坚‘突击手’。”海南军分区司令员严康林介绍说,他们积极构建帮扶平台,设立“党政军企兵扶贫大讲堂”,组织文化帮扶队进村入户科普知识;成立科技帮扶夜校,组织民兵致富能手手把手传授种植养殖技术;成立农牧民合作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牧户”模式,实现贫困户增收。

藏族民兵文长太是祁连县牛沟乡达玉牧区的致富带头人。几年前,靠放牧为生的文长太和几个民兵带头搞起家庭畜牧业养殖合作社,凭借着好政策,不到两年就实现了收入翻番。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员发展到38户157人,全村生产分红高达3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直接带动5户21人实现脱贫。(单慧粉、臧晨雨、谭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