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点亮山村:军队打造“动力火车”带领群众脱贫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孙兴维 钱长青 许传文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4-18 01:24:30

初春的柿村,一派新农村的图景,带给人生机勃勃的气象。

3年前,这里还是陕西渭南出名的贫困村。如今,这个村已把贫困的帽子甩进深山老林,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这是安徽省金寨县,驻军官兵依托附近山地资源,引导农民种植茶叶等,摸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 新华社记者 郭 晨摄

红星点亮山村乡寨

——军委后勤保障部及所属单位官兵扶贫帮困观察与思考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钱长青 许传文

从给钱给物到建强支部——

打造助农脱贫的“动力火车” 

初春的柿村,一派新农村的图景,带给人生机勃勃的气象。

3年前,这里还是陕西渭南出名的贫困村。如今,这个村已把贫困的帽子甩进深山老林,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以往,‘输血式’的给物给钱、临时性的走访慰问只能解一时之急,绝非长久之计。”军委后勤保障部一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柿村的发展变化说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关键还要靠党组织、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这位领导的感慨在火热的帮扶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光伏项目等待落地、改厕工作需要推进、排水沟需要盖板、坑塘治理需要协调……2017年5月,恰逢济南市李八村扶贫工作推进的关键节点,但由于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强,各项工作推进缓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口帮扶这个村的济南军区善后办逐一摸清了村里28名党员的情况,而后把选准党支部带头人作为工作重点,决定推荐群众基础好、专业能力强的王忠虎回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王忠虎在当地小有名气,不仅办了一家农业合作社,还在县城有自己的城建团队。

“他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到村里吗?”带着疑虑,他们找到王忠虎。起初,他不愿意回村。善后办的同志没有放弃,经过近一个月的沟通交流,王忠虎最终同意回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到一个月,他便带村民一起解决了光伏发电项目落地问题。

这段时间,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坪源村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村支部第一书记毛卫说:“党支部建设取得一些成绩,得感谢广州军区善后办的大力帮带。”

这几年,广州军区善后办在帮扶实践中,确立了“建强一个支部班子、带出一批干部骨干、打造一个小康村庄”的工作思路,围绕健全“两委”班子、强化组织功能、培养后备干部等,有效解决了班子成员软弱无力、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

无独有偶。据介绍,这些年,军委后勤保障部及所属单位官兵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打造带领群众脱贫的“动力火车”,培树了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激发了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干劲。

组织建强了,队伍壮大了,思路清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更宽了,村民们感到越来越有盼头了!

从底气不足到发展产业——

构筑振兴发展的“绿色引擎”

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能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起初,很多人都感到底气不足,不止一个人心里在“打鼓”。

“贫困村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产业支撑。”为此,军委后勤保障部突出产业扶贫这个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建成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

光伏发电,是军委后勤保障部帮柿村发展的一个特色项目。据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介绍,这个占地18亩的项目去年已并网发电,按年发电量60万度、收益58.8万元计算,利润的70%用于贫困户分红后,将为每个贫困户增收4200元左右。

“而且这个项目发电靠的是太阳能,绿色环保无污染,可以为村民带来25年至30年的稳定收益。”郭焕民满意地说。

“起初,群众对这个项目有不同意见。”聊起这个项目的确定过程,联勤保障部队某部政委高海科感慨万千。他说,当时,有人建议上见效快的项目,有人建议搞高大上的项目。最后,军地双方达成共识,脱贫攻坚一定要与乡村振兴结合考量,发展产业项目一定要契合当地实际,既要利于群众脱贫的眼前利益,又要有利于生态文明的长远发展。

为此,后勤保障部按照“安全、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原则,借力部队在养殖种植、绿色能源等方面的人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了光伏发电、畜禽养殖、特色作物种植等绿色产业项目。目前,他们帮扶的40多个绿色产业项目,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甘肃省榆中县的驴肉,在当地颇有名气,但因规模化生产不够,一直没能很好打开市场。了解这一情况后,兰州军区善后办借势发力,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方式,帮助大涝池村发展毛驴养殖业,并借助电商平台帮农户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很快以驴肉产业的品牌效应打开了销路。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就能事半功倍”,这是军委后勤保障部官兵在长期帮扶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如今,在他们的帮扶下,一个个绿色产业项目在广袤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犹如一个个“绿色引擎”,不断为当地的振兴发展提供新动力。

从脱贫摘帽到持续问效——

编织联系群众的“情感纽带”

初春的大别山,花红柳绿。

3月14日下午,安徽省金寨县笔架山村党群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室,57名党员正和县、镇驻村干部一起,全神贯注地聆听南京军区善后办政治工作局主任徐章闽的党课辅导。党课内容丰富,讲述生动真切。从当前农村脱贫攻坚形势到党员干部应该发挥的作用,从发展农村经济、开发红色旅游到推进移风易俗、引领乡风文明,党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作为这个善后办对口帮扶的定点村,笔架山村于去年12月经第三方评估实现了全村脱贫。打了翻身仗的乡亲们笑了,县、镇各级领导也各感振奋。但以后的工作怎么做?脱贫之后帮扶单位还要做什么、还能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徐章闽再次进村入户,跟党员干部聊天,跟群众谈心交流。他发现,村里104名党员,普遍年纪偏大、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结合调研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和实际情况,他精心准备了这堂党课。

一个小时的党课时间很快过去了,听课的党员仍然意犹未尽。笔架山村党支部书记何绪金说,这是他第一次听部队领导给村民上课,感到很解渴、很提气。

在同样于去年摘掉贫困帽子的四川省安岳县滑石村,成都军区善后办党委确立了“脱贫不脱钩、扶贫不止步”的原则,今年专门围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制订多项举措。

记者注意到,为切实做好脱贫后防返贫工作,他们再次进行了调研。

“村里蓄水能力不足,引入灌溉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收成。”经现地考察对接、反复研究论证,成都军区善后办党委将强化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龙头”项目,并于近期筹措资金130多万元用于提灌站建设。据介绍,这个提灌站建成后,灌溉面积达1200亩,可满足全村8个村民小组、1500余人的生产生活用水。

据军委后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一位领导介绍,目前,他们帮扶的10个村中已有8个村实现脱贫。为防止群众脱贫之后再返贫、保证持续脱贫,他们在明确帮扶单位不能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基础上,又援建了5所“八一爱民学校”,在帮助群众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持续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