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当好新时代“红军工作队”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郭冬明 李 超 肖力民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5-27 15:58:46

初夏的江西赣州,草木葱绿,碧空如洗。这里是中央苏区所在地,孕育出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硝烟散去,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客观条件影响,赣南曾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月20日,习主席在于都考察时强调:“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赣州军分区驻守在红土地,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是否像当年“红军工作队”那样访贫问苦?带着这样的疑问,5月下旬,记者走进赣州,探寻赣州军分区官兵帮扶路上的初心。

饮水思源,还是当年那份情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兴国山歌是当年红军一心为民的最好见证。

“没有当年苏区人民的牺牲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赣州军分区政委陈李忠告诉记者,饮水思源,今天还有不少老区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是红土地子弟兵的政治责任。

记者在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见到驻村第一书记、于都县人武部职工邹福彬正在本子上记录当天的帮扶情况。“我的记性不好,只好随身带个笔记本,把村里的大情小事都记在本子上。”他说,这样一本“民情日记”,既记录下了村民的琐碎小事,也成为他们为民服务的“晴雨表”。

今年5月初,邹福彬来到贫困户钟石秀家走访,发现她家外供电线严重下垂,并跨越一条乡村公路,一旦车辆通过剐断会造成严重事故。他立即协调乡供电所加固维修,排除了安全隐患。像这样的小事,仅2018年,邹福彬就记载了62件。“邹书记把我们的冷暖都记在本子上,放在心里面。”钟石秀激动地说,看到迷彩服,就像看到了当年的红军。

还是这片红土地,还是当年那份情。赣州军分区司令员邓新生介绍说,2015年以来,军分区和人武部先后安排19名干部职工驻村帮扶,协调帮扶资金4000多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20余个,帮助18个贫困村、104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精准施策,千方百计拔穷根

“一、二、三、四……”数着一沓卖竹笋换来的钱,瑞金市大柏地乡村民杨海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3年前他想都不敢想自己能有现在的收入。之所以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有结对干部的精准帮扶,他不仅摘了穷帽,脱了贫,而且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柏地是当年红军挺进赣南的首胜之地。当时为支援红军打胜仗,当地老表将家中物资全部拿出来支援红军。”瑞金市人武部政委刘波说,由于地势偏远,这里曾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人武部主动申请挂钩帮扶大柏地乡杨古村。挂钩帮扶的第二天,人武部就组成扶贫工作队展开扶贫调研,并很快找准穷根,结合实际确立了“帮建支部扶志、发展产业造血、助医兴教强基、汇聚合力跃升”的帮扶工作思路,制定了《帮扶杨古村脱贫实施方案》和《杨古村精准扶贫作战攻坚图》。

杨古村村民杨昌陶家里五口人,父母年迈多病,妻子患病长期需要药物治疗,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几次提出辍学务工贴补家用。人武部获悉后,积极联系红十字会为其妻免费进行心脏手术,帮助其子申请助学金,圆了大学梦。如今,杨昌陶的妻子和他一起外出打工挣钱,实现了稳定脱贫,他们逢人便说:“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

一直没有离开的“红军”,在赣南大地随处可见。在赣州军分区,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为强化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兴国县人武部帮助茶园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7400亩油茶、红薯、食用菌等基地,仅红薯种植一项就让21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大余县人武部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协调帮扶资金800多万元,完成了5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助13户贫困户搬进了新家……

脱贫致富,今后的日子会更好

5月20日,习主席在于都县潭头村考察时,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热情邀请习主席到家里作客。在孙观发家,习主席同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在一起拉家常,关切询问他家收入怎么样,儿子儿媳在哪里就业、孩子在哪里上学、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和愿望。孙观发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家以前人均年纯收入不到3000元,去年人均年纯收入达1.1万元,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是因为有党的好政策,我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习主席!”

“我们不仅要让老区人民脱贫,还要带领他们一起和全国人民奔小康。”这是赣州军分区党委作出的庄严承诺。为建立长期扶贫攻坚机制,他们研究出台了《赣州军分区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方案》,确定扶贫攻坚项目、实施内容、帮扶计划,确保项目规划、资金落实、扶贫效果到村到户。不仅如此,他们还协调驻军开展“集团帮扶”。记者在安远县了解到,在驻赣州市部队的帮扶下,安远县槎江乡槎江村农民崔东生建起了油茶基地。“仅这块油茶基地,我一年就能增收4万元,而且从今年开始每年都会持续增收,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崔东生高兴地说。

感到日子越过越甜的还有石城县木兰乡贫困户温昌善。石城县人武部职工温海山告诉记者,为改变贫困面貌,他推荐温昌善去学习山地鸡养殖技术,加入木兰乡山地鸡养殖合作社,参加“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如今,他的山地鸡养殖规模已达1万多羽,年收入达15万余元,示范带动30多户养殖户,其中年利润在2万元以上的就有6户。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廖礼宾得知消息后也返乡开始养殖山地鸡,尝到甜头的他高兴地说:“有了‘红军工作队’,在家门口就能奔小康,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