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300米,武警官兵在“生命禁区”种出绿色蔬菜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陆文凯 杨宁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06-13 11:15:48

“午饭时的薄荷炒牛肉,味道一级棒。”“晚上的萝卜炖排骨,口味不输地方餐馆。”中队温室大棚种出的绿色蔬菜成了官兵们的谈资。

位于西藏昌都八宿县境内的邦达,海拔430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在人们的印象中,这里荒凉贫瘠,生活物资都要从内地沿川藏线运进来,蔬菜水果也不例外。即使运过来,价格也是高的吓人。一斤西瓜7元,一斤豌豆尖20元,一斤香菜15元…… “吃菜难、买菜贵”一直困扰着驻扎在这里的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队某中队,特别是到了冬季,大雪封路蔬菜根本运不进来,更是为吃不上蔬菜而发愁。

“别说种蔬菜,一眼望去,就连能够乘凉的植被都没有一棵。” 指导员高尚说道。

邦达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小镇,没有一个像样的农贸市场,该中队组建以来,生活所需的肉制品和蔬菜都是驱车到100多公里外的八宿县城购买,每次购买都是10天的量,放冰箱时间长了,炒出来的味道就不新鲜了。

对此,该中队一直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于是他们在营区内专门翻出一块地,种下种子后,用薄膜盖住,并定期进行浇水,可每次刚冒出新芽就被无情地强烈紫外线和早晚的巨大温差摧残致死。

为保障官兵能够吃上新鲜蔬菜,该支队积极和地方寻求合作,专门从内地请商家到实地进行调研论证,看能否“量身定制”符合高原特点的温室大棚,可他们到现场考察后直摇头:“我做了多年的蔬菜大棚生意,知道什么样的条件能种出蔬菜,对于邦达这种高寒地区,我断定你们想法要落空。”

这位老板的直言并不无道理,一方面是塑料大棚经强烈紫外线照射后容易损坏,常年维修更换成本过高,一方面是驻地土壤成分不适种蔬菜。

那次到地方“取经”,虽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也得到了至关重要的信息。“能否用钢架玻璃替代传统的塑料蔬菜大棚,能否从其他地方把优良土壤运回营区试验……”在一次专题会议上,该支队党委提出了两个设想。

敲定方案后,立即派出相关人员分两路展开工作,一组到内地有条件的公司进行询问,一组到八宿县农业局对当地土质情况进行了解。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在高原“永冻层”种植大棚蔬菜有了科学依据。

玻璃阳光蔬菜大棚建好后,官兵们为能种出绿色营养蔬菜感到兴奋不已。“中队吃上自己种的蔬菜后,‘惊动’了整个镇上的百姓,群众们争先想到营区一睹为快。”想起成功种出蔬菜时的场景,四级警士长莫未还记忆犹新。

“如今,有了新鲜蔬菜,官兵胃口好转,不仅吃出来营养,还吃出了战斗力。” 中队长陈鹏告诉笔者,这小小的一畦新绿,不仅结束了邦达无法种蔬菜的“历史”,还给官兵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乐趣。

二十多年来,该中队一茬茬官兵先后试种蔬菜20余次均告失败,所以对现有的玻璃阳光蔬菜大棚有着特殊的感情,于是官兵们把它称为“开心农场”,工作之余就到里面吸吸氧,看看绿叶菜,放松一下心情,还可以随手摘一根香甜可口的黄瓜解渴。

从最初只能种小白菜到现在能种十来种绿叶蔬菜,官兵们在海拔4300米的“生命禁区”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陆文凯、杨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