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制调整、新装备列装一周年之际,记者观摩第七十七集团军某旅炮兵营一场实兵实弹演练——

“新变化”里看实战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曾劲猛 李佳豪 王鹏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11-07 08:45:01

■曾劲猛 本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通讯员 王 鹏

第77集团军某旅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地域,组织炮兵夜间实弹射击时的场景。王鹏摄

深秋时节,青藏高原腹地朔风阵阵。

伴着寒雨,记者走进第77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场。还没来得及适应夜暗,忽然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数分钟后,一辆辆炮车鱼贯而出,朝着夜色更深处驶去。

与以往不同,只见车队全程闭灯穿行在崎岖山间,模糊的轮廓时隐时现。“车队注意,前方为落石区域,务必快速通过。”利用电台、夜视仪及北斗导航系统,各级指挥员实时互通着行军情况,虽然车窗外漆黑一片,但是机动过程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各单位自行占领炮阵地并开设观察所,迅速完成战斗准备。”刚抵达预定地域,营长王应槐就下达了行动指令。然而,身处完全陌生的地域,无参照物、无地形数据、夜暗条件难以观察等情况,给官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以往实弹演习,通常会提前确定炮阵地。而如今改为临机拉动、现场导调的方式组织,就是要检验官兵实战化训练水平。”该旅旅长白红旺告诉记者,炮兵作战突出一个“快”字:先“敌”发现快一步、早“敌”开火快一秒,快打快撤不含糊。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副营长孙园便带人忙碌了起来——他们使用测量定位装备,根据已知战术情况,开始确定炮阵地位置……没过几分钟,偌大的戈壁滩内就亮起一盏盏炮位指示灯,引导火炮精准入位。

“这些发光器材,难道不会暴露阵地?”面对记者的提问,炮长张行林骄傲地说:“这些器材不同于以前,都是我们在实践中自己发明革新的,采用的是特殊光源,在远处很难发现。”

这边炮阵地基本构设完成,在数公里开外的营指挥观察方舱内,各项准备工作也已进入了尾声。可是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以往印象中忙碌无比的方舱里,如今竟显得格外冷清。

“别找啦,侦察兵都‘撒’出去了!”看出记者的疑惑,王营长道出“玄机”:针对夜间作战特点,他们一改以往集中开设观察所的做法,建立起更加贴近实战的侦察体系,通过准确无误的侦察效果,保证火力打击毁伤效能。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而一道道指令正在电磁空间中往来穿梭——随着各侦察点位将目标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回指挥观察所,经过汇总分析和解算,一组组射击诸元直达炮阵地。

“以往下达一组射击指令,要经过4道节点,而如今只需利用指挥系统就可操作完成。”王营长感慨地说,“别看是三五秒的差距,在战场上却能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说话间,远处“敌”阵地上火光显现,一个个隐藏其中的暗堡瞬时化为齑粉。正当记者以为演练圆满结束时,谁知王营长又下达了“转移炮阵地”的命令。

此时虽已是黎明,可官兵们仍然不知疲倦地准备着下一场战斗。对于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模式,炮长张行林早已习惯,他感慨地说:“随着武器装备发展,炮兵的作战样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老思维,早就不堪用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