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万里 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考察足迹回访

来源:新华社 作者:荣启涵等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02-16 16:09:18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春节,中国人心中最暖的节日,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而每一个贫困家庭的春节,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等地,深入村镇、企业、社区,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汶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情况,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翻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春节日程,不难发现: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北境边陲阿尔山哨所,从陕西梁家河的窑洞到革命老区井冈山,从河北张北县困难群众家到四川大凉山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将至,他都要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去,体察民情、倾听民意。

关山内外,行程万里,驻足处皆是直抵人心的温暖;

访贫问苦,人民至上,考察后总有切实着力的改变。

近日,新华社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再次来到这些地方,串联起彼时点点滴滴的温暖,感受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与鼓励下,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带来的巨大变化。

迎风踏雪,把温暖带到百姓心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临近春节,陕西延川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的道路两旁挂满了红灯笼。村里的秧歌队、锣鼓队正在抓紧排练,到处是过节的喜庆气氛。

67岁的村民刘金莲在窑洞内的灶头架上了油锅,随着锅内的油嗞嗞作响,炸得金黄的年糕不一会儿就堆满了案板。

三年前,也是春节前,刘金莲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当年的插队知青、阔别梁家河40年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来给父老乡亲们拜年。

对于梁家河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岔、一峁一梁,习近平总书记都饱含深情、常常牵挂。这一行,他不仅带去党中央对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关心,更带去带领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的决心。

三年过去,梁家河年年有新貌。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那片果园,如今山地苹果种植已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的兴旺发展,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00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步步深情,点点细节,彰显一位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赤子之心:

——在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习近平总书记细致地询问饭菜价格,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为杨林太老人送上。

——在边境一线阿尔山市,他顶风踏雪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三角山哨所,对年轻战士张伟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家家都忙着准备年货,看到一家正在打糍粑,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加入其中,和村民一同拿起木槌、打起糍粑来。

……

心里装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人民更将他视如亲人。

他是人民的暖心人——

一次次走村入户,他进门叫一声“老阿姨”,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亲切;盘腿上炕拉着手,就像亲戚串门一样自在;抱起年幼的孩童,眉目间尽是慈爱。

他是人民的贴心人——

一次次关怀慰问,他开米缸、察地窖、摸火墙,关心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上学远不远、看病有没有保障、上厕所方不方便……他惦念着群众日常的方方面面。

他更是人民的知心人——

一次次亲切交谈,他和村民一起“算收支账”,为农家小院规划支招,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五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东西南北,把实现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最暖的牵挂、最实的关怀带到老少边穷地区的村村寨寨。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让他揪心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

大凉山的百姓如今过得怎么样?冬日的严寒,抵不住心底的牵挂。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地处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梁家河村、德胜村、神山村、元古堆村……习近平总书记心里记挂着无数像三河村、火普村一样的村庄,温暖着百姓的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