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年国际国内疫情对筹备组织比赛有哪些方面影响,主要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答:今年初疫情暴发持续至今,各国发生的高峰时段不同,影响范围和控制力度也不同,对比赛筹备组织影响应该是全方位的。一些计划内的磋商、勘察、会谈没有组织,一些现地活动改为视频会议或文电、网络方式进行,工作沟通协调的及时性、有效性有所下降,很多扩大比赛影响的创新环节也将被迫取消。幸运的是,去年12月上旬,各国代表在莫斯科已基本商定今年办赛参赛的计划,疫情高峰期正好处于各自准备阶段,并且今年比赛时间比去年推迟了20天,为相关国家稳定疫情、参加比赛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各国代表连续多年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了国际军事比赛组织流程、裁判规则、项目规则等一整套标准化的制度规定,各方对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都比较清楚。我军经过近几年参赛办赛历练,培养了一支熟悉比赛规则、内容、标准和流程的人才队伍,对外能熟练与外军沟通协调,对内能统筹指导部队组织准备。这些内外因素,对于顺畅高效筹备组织比赛非常重要,尤其在今年疫情情况下经受了考验。
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各国有各自的办法。我重点谈谈我们和俄罗斯因时因势采取的行动,使得比赛筹备组织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俄方作为比赛发起国,主要是按照标准化流程推进工作,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等新方式与各相关国家代表沟通,取消计划内的场地设施勘察和运输投送磋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往来和接触交流,为各国稳定疫情提供便利。同时,俄方今年更加重视各相关国家的困难与诉求,对各国办赛项目分配、关于比赛规则修订的意见等,都通过国际组委会集体讨论,对于因疫情影响申请取消办赛的,俄方给予充分理解并及时调整计划安排。
我方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和军委决策部署,着眼疫情防控与练兵备战两手抓、两不误,组织指导部队严密做好疫情防控,按照建制编组和实战要求备赛参赛,融入日常训练展开比赛预先训练和队员选拔,不搞大规模聚集性集训,不组织大范围比武活动选拔队员,减少演出、保障等非必要人员,使用军用运输机、军列点对点跨境运输投送,尽可能按照战时标准组织管理部队,探索建立了在疫情影响情况下顺畅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
问:再过几天比赛就将正式打响,您对中国军队今年参加6个项目比赛有什么预期?
答:今年已经是我军连续第7年出国参赛,此前已连续3年在国内办赛。按备战姿态备赛,按参战状态参赛,按一流标准办赛,通过在国际赛场与外军同行切磋技艺、共同进步,增进军事互信,促进交流合作,学习外军经验,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展示大国军队自信担当和官兵精神风貌,始终是我军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随着时间推移和经验积累,我们对比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目标定位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理性。今年情况相对比较特殊,在国内疫情趋稳向好、但仍需要一个巩固期,国外疫情形势不明朗、部分国家疫情出现好转的情况下,按照国家和军队疫情期间有关管理要求,军委综合权衡战略统筹,决定国内暂不承办比赛,派出精干力量赴俄罗斯参加“坦克两项”“安全环境”“汽车能手”“侦察尖兵”“开阔水域”“空降排”6个重点项目比赛。我想重点要做到3个方面:
一是认真细致做好疫情防控。疫情全球蔓延条件下出国参赛,必须严格执行我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规定和俄方比赛期间疫情防控要求,研究制定专项方案计划,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配备医疗力量和物资器材,出国前组织人员健康筛查,在国外加强人员管理和每日防护检测,回国后统一安排检疫隔离,把每个环节工作落细落实。
二是严格按照实战要求比赛。国际军事比赛参与国家多、对抗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已成为各国优秀军人竞技的开放舞台。我们作为大国军队,必须牢固树立实战实训导向,严格按兵种(专业)分队实战标准和项目规则比赛,一招一式都要专业严谨,客观展示官兵技战术水平和战斗作风,进一步淡化输赢不争一时得失,认真观察外军特别是有实战经验的军队,注重用一流标准、世界眼光审视自己,发现差距不足,带动提升部队训练和战备水平,确实使高投入的训练活动取得高收益。
三是高度重视安全风险防控。确保安全是顺利进行比赛的前提,这次赴俄罗斯参赛,出国前、回国后都要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排查,比赛期间各国人员密集接触、频繁动装动弹,潜在的安全风险点较多,必须加强人员教育管理,严格遵守武器装备弹药运输和操作使用规程,落实涉外工作和安全保密规定,强化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防控,做好应对突发情况准备,确保圆满顺利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