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训:命中问题比命中目标更重要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安阳 向勇责任编辑:焦国庆2019-01-30 22:14

深挖根源,找准问题背后的“问题”

风雪交加,几天前被冰河挡住去路的一营再次受阻:担负尖刀任务的一连遭遇小股“敌”军袭扰,他们迅速成多路战斗队形,利用道路、枯木掩护前出接敌。三连行军队伍行进至某公路桥头时,“敌”机突然空袭,连长降巴克珠下令:全员利用有利地形疏散隐蔽,对空小组展开射击。与此同时,刚步入密林的火力连战士受“毒气”沾染,经卫生连支援后转入安全地带。

记者跟随该营行军发现,往年冬训中“浩浩荡荡一条龙”的场景难觅踪迹,冬训现在行军要想顺顺利利到达宿营地,真有点儿难!面对如影随形的“敌情”,他们小群多路开进,还在前后左右加派侦察小组。即便如此,在距离宿营地域不到1公里时还是遇到了伏击,行军路线被迫更改,全营硬是被逼得多机动了近10公里。

车载榴炮一连连长吴清鹏同样深有感触。面对陌生地域、规定时间的“苛刻”条件,第一次组织实弹射击,不仅没能取得首发命中,甚至连一发炮弹都没有打出去。

顾不得严寒,官兵们在演练场深挖问题根源。吴清鹏反思,表面上看,是因为冬季炮阵地不易选择,冻土层太厚,火炮驻锄不能自行放下,导致射击准备超出了规定时间。而问题背后的“问题”则是大家内心深处的和平积弊在作祟:未来战场瞬息万变,官兵们却还是固守于熟悉的训练程序和不变的训练内容。

不把准星瞄准战场,怎能打赢明天的战争?该旅召开训练形势分析会,会上大家直言不讳、直指问题,在深入讨论中越辩越明:立起战场靶子,用实战标准量长短,才能缩小距离打赢的差距。他们用“战场思维”设置课目,用“实战标准”查摆问题,大胆训过去不敢训的、不能训的、不真训的。

“开训至今,我们每次训练没有低于3个小时的。”该旅作战保障科参谋孙强以手枪精度射击“战场铩羽”的经历向记者介绍,以往射击都是打2轮、考1轮就带回,然而今年冬训手枪精度射击是在武装5公里越野、处置突发敌情等课目后连贯组织的,因长时间在野外寒冷条件下,导致有的官兵射击时手指冻得僵硬,连及格成绩都没达到。

“以往‘套路化’‘走读式’的训练把大家养‘娇气’了,把身子‘扑’在林海雪原里冻一冻才知道自己真正差在哪,距离实战有多远。”阶段总结时,孙强反思,以前把严寒当敌人,不愿碰、不亲近,自然发现不了问题,现在把严寒当朋友,问题自然看得更清、摸得更透。

开训以来,该旅把新装备全部拉到训练场,在接近-25℃的严寒条件下,采集数据、检验评估,梳理形成《严寒条件下装备数据手册》《合成营冬季训练注意事项》等一批“冒着热气”的实战化成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