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这一年,难忘这一刻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邱婧 王乃明 李明桂责任编辑:张诗梦2019-12-28 03:00

在维和驻地当“外教”

■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政工干事 李明桂

“找呀找呀找朋友……”每当听到黎巴嫩提尔精英学校的学生在课间唱着中文歌曲嬉戏,我都倍感欣慰。

图为李明桂正在为提尔精英学校的学生授课。彭 希摄

9月上旬,应当地学校邀请,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在黎巴嫩南部提尔精英学校开设汉语班,搭建了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汉语“外教”。

刚受领任务时我深感自豪,充满动力。然而,“外教”的工作并不轻松。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感觉自己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因英语口语稍弱一些,差点被学生问倒。

下课后,我认真梳理总结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边向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外事联络组组长臧德龙请教,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整理了100多句授课常用语句。除此之外,我还在网上搜索教学视频,学习讲课技巧,进行提前试讲,力求达到熟能生巧。

经过几次上课,我基本能听懂学校中来自几个国家的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发音,并能顺利回答他们的提问。我还设置一些游戏环节,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玩中学,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又增加了一些有难度的互动学习,如“你朗读,我来评”“你写字,我来改”“课后作业小咖秀”等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更多感受到学习中文的乐趣,而且我的授课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12月初,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举办“大使杯”中文歌曲比赛,我们指导的学生分获冠军和季军。其中,获得冠军的玛利亚姆演唱的歌曲是《但愿人长久》。

赛前,为了让玛利亚姆理解歌词的意义,我下了很大功夫,反复给她解释歌词的中文含义,训练她的情感表达。我还带着她从班级试唱到学校广场表演,一步步消除她对舞台表演的畏惧感。

那天坐在台下,看着学生们在舞台上充满自信地演唱,我感触良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中国文化之花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绽放,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蒙卓霖整理

在奋斗中成长

■张凤波

2019年即将画上句号,回顾一年来的强军征程,我们或许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体味过挫折和痛苦,但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在经历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在从军路上的初心更加坚定。

军人是勇敢者的职业,军人渴望胜利、渴望成功的心情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很难理解的。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每一名军人都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佼佼者。今年,陆军某旅10名女坦克手从新兵下连就被安排到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魔鬼式训练”,她们和男兵一样学会了驾驶新型主战坦克。今年,排雷英雄杜富国在双目失明、双手截肢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立下的“小目标”,学会了独立穿衣、洗漱、吃饭,甚至还能把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方方正正。从女坦克手和杜富国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经历虽然不同,但他们都从奋斗中得到成长,从成长中获得成功。

2019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阅兵场上英姿飒爽,国际赛场摘金夺银,海外维和赢得赞誉,演训场上龙腾虎跃,无数官兵用拼搏和汗水讲述着军营奋斗者的故事。当然,也有一些战友由于种种原因,年初制订的计划没有执行好,但他们并不气馁,而是重整旗鼓、继续前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军人无不渴望成功,但也决不惧怕挫折。无论成功还是挫折,对于心系国防、矢志打赢的军人来说,都是从军路上的一次成长。只要牢记初心使命,不懈努力奋斗,风雨过后必见彩虹。这种用汗水和拼搏换来的成长,正是军人对祖国最真挚的表达和最忠诚的守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