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王继才:守岛就是守国,守国重于泰山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笑伟 王志国责任编辑:李晶2020-01-07 08:53

一座岛,两个人,一面旗。

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的故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反响。

2003年国庆节的一天上午,灌云县人武部周同庆政委带队到开山岛检查节日战备工作,并为王继才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在那鲜艳的党旗前,周政委领着王继才郑重宣誓。那誓言,久久回响在小岛上,回响在浪花间。

那一天,王继才久久凝望着国旗,一字一句地说:“仕花,我入党了,以前是普通民兵,现在是共产党员,工作标准得更高。”

入党之后的王继才,守岛更加有劲了。他常说,是党员了,就要有党员的样!他还经常自豪地向人展示别在胸口的党徽。胸前这一抹鲜红,给了他无穷力量。

那一天,国旗与党旗交相辉映,让开山岛的颜色更加壮美。

2009年5月,王仕花也在开山岛上光荣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夫妻哨所,两位党员。这是上级对他们守岛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夫妻二人无怨无悔为国付出的高度褒扬。

这些年,随着媒体的关注,荣誉也纷至沓来,但王继才夫妻始终低调做人。岛上,王继才夫妻俩居住的小屋里,看不到任何证书和奖状的影子,岸上的家里,王继才也把奖状证书压到箱底。

王继才说,锁住这些荣誉就是锁住名利、欲望和浮躁,也把自己的心锁在了开山岛。

直到那一天,他倒下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奉献的壮歌,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一生报国的夙愿。

那一天是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在王继才眼里,守岛就是守国,守国重于泰山!

有些人以为,王继才常年守岛,报酬肯定不低。其实,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每年的补助是3700元,平均每人每月154元。1995年,开山岛建起灯塔,王继才夫妇因肩负守护灯塔的任务,每年收入增加了2000元,但每人每月的补助仍不到300元。

王继才常说:“个人是小账,国家是大账。个人小账算不过来的时候,就算一算国防大账,一算心里就平衡了。”

32年间,王继才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黄海前哨的小岛,不曾后退一步。

这就是初心的力量,也是信仰的力量。

王继才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爱祖国、识大体、讲孝道、重信用、守道德、尚奋斗,以32年的坚守,树立起了一座信仰的丰碑。

2019年8月30日,开山岛上举办了王继才铜像落成仪式。这座重600公斤、高2.4米的铜像,历时一年完成。铜像的造型为王继才一只手指向大海,另一只手扶着望远镜,就像刚刚履行职责,注视着祖国美丽的海疆。那坚定而自信的目光里,传递出新时代每一位中国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守岛就是保家卫国。”王继才的事迹,传承着爱国主义在中国深厚的历史传统,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脚。光荣始于平淡,艰辛在于漫长。王继才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中国人百折不挠、超越自我、艰苦奋斗的精神写照。

因为他,开山岛已经从自然之岛成了一座精神之岛,在茫茫海面上闪烁信仰的光芒,吸引着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标题书法:汤晓燕

(本文节选自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